文件名称:农药生产管理办法[失效]
文件编号:国家经贸委令第50号
发布时间:2003-03-11
实施时间:2003-03-11
(国家经贸委令第50号)
《农药生产管理办法》已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4月11日起施行。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李荣融
二OO三年三月十一日
农药生产管理办法
(一)有与其生产的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二)有与其生产的农药相适应的厂房、生产设施和卫生环境;
(三)有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设施和相应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四)有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五)所生产的农药是依法取得农药登记的农药;
(六)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并且污染物排放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七)国家经贸委规定的其他条件。
(一)农药生产企业核准申请表;
(二)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企业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核意见;
(五)国家经贸委规定的其他材料。
省级经贸管理部门负责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对初审合格的企业申报材料,应当于每年2月份或者8月份报送国家经贸委。
对通过审核的企业,国家经贸委确认其农药生产资格,并公告。
未通过审核的申报材料,不再作为下一次核准申请的依据。
(一)具有已核准的农药生产企业资格;
(二)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三)产品有效成份确切;
(四)具备保证该产品质量的相应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厂房、辅助设施及计量和质量检测手段;
(五)具有与该产品相适应的安全生产、劳动卫生设施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六)具有与该产品相适应的“三废”治理设施和措施,污染物处理后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七)产品及生产技术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八)国家经贸委规定的其他条件。
(一)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申请表;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产品标准及编制说明;
(四)药效试验报告;
(五)毒性测定报告;
(六)省级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七)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国家统计局B201表);
(八)新增原药生产装置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九)生产装置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十)加工、复配产品的原药来源证明;
(十一)分装产品的分装授权协议书;
(十二)国家经贸委规定的其他材料。
申请新增原药产品的,应当提交前款(一)、(二)、(三)、(四)、(五)、(六)、(八)、(九)项规定的材料。
申请新增加工、复配产品的,应当提交前款(一)、(二)、(三)、(四)、(五)、(六)、(九)、(十)项规定的材料。
申请新增分装产品的,应当提交前款(一)、(二)、(三)、(六)、(九)、(十一)项规定的材料。
申请换发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应当提交前款(一)、(二)、(三)、(六)、(七)项规定的材料。
分装企业申请换发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应当提交(一)、(二)、(三)、(六)、(七)、(十一)项规定的材料。
对申请材料符合要求的企业,省级经贸管理部门应当在45个有效工作日内组织完成现场审查及产品抽样检测工作。
申请本企业已有的相同剂型产品,前次现场审查结果2年内有效。
农药生产批准文件自发放之日起,原药产品有效期为2年(试产期),换发的原药产品有效期为5年,加工及复配产品有效期为3年,分装产品有效期为2年。批准文件逾期作废。
提出企业名称变更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更改企业名称申请表;
(二)新、旧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三)原农药生产批准文件。
省级经贸管理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上报国家经贸委。国家经贸委审核通过的,补发农药生产批准文件。
申请补办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农药生产批准文件遗失补办申请表;
(二)刊登声明的报刊原件;
(三)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一)己核准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上报材料严重不符的;
(二)擅自变更核准内容的;
(三)三年内未取得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或者生产许可证)的。
(一)经复查不符合发证条件的;
(二)连续两次经省级以上监督管理部门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
(三)将农药生产批准文件转让其他企业使用或者用于其他产品的;
(四)在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有效期内,国家决定停止生产该产品的;
(五)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的。
免责声明:本库所有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报刊等公开媒体,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