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景区、酒店、宾馆等公共场所要加强管理,严格落实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和限流等疫情防控措施,来自疫情重点地区人员需提供间隔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方可进入。
各景区、游览场所要加强人员出入管理,引导游客错峰旅游、间隔入园,实施流量监测,及时预警,加强引流疏导工作,有效降低因游客聚集引发的安全隐患。配备必要的洗手设备或免洗手消毒剂,做好手卫生,提供人性化优质服务。公共场所工作人员上班期间要佩戴口罩,与顾客交流时不得摘下口罩,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触。
三、各商场、超市要加强通风换气,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如存储柜、电梯间按钮、扶梯扶手、卫生间门把手、公共垃圾桶等)要做好清洁消毒。
通过分流、限流减少人员聚集,在收银处设置“一米线”,提醒顾客排队付款结账时保持安全距离。鼓励使用移动支付方式,通过自助通道结账,推行顾客自备购物袋购物。公共场所工作人员上班期间要佩戴口罩,与顾客交流时不得摘下口罩,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触。
四、“两站一场”要加强“五一”期间防控工作,继续做好来陇返陇人员的健康监测,尽量使乘客能够分散或隔位入座,减少聚集。
公共交通(出租车、公交车)工具要加强通风换气,做好清洁消毒,并要加强司乘人员的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
五、各县区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监管责任,社区(村)要加强对来陇返陇人员的排查和管理,精准防控,充分发挥防控兜底作用,严格按要求做好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陇来陇人员的健康监测和随访观察。
六、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健全应急机制,分类完善应急预案
,明确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强化预案培训和演练,做好应急值班值守,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做好员工外出、返岗登记报备并建立健康台账,加强办公室、工区、食堂、宿舍以及其他公共场所通风消毒、环境清理等工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及市民如确有特殊原因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要在出行前向所在社区(村)和单位报备;返陇后要及时告知社区(村)和单位,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并进行核酸检测。
七、重点行业特别是教育和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师生和医务人员管理,建立假期外出报批和节后返岗返学报备制度。
师生及家长要加强假期疫情防控,倡导假期不出省、不聚集、不聚餐,确保“五一”假期后安全复学复工。学生、教职工及与其共同生活人员确需出省的,返回后要向所在学校、社区(村)报告出省旅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