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特朗普的表演。药物批准当天,特朗普特意把吉利德公司CEO拉在身边,称赞服用瑞德西韦“对于这些已经收治的新冠患者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虽然在大选的支持率上,现在特朗普落后,但不代表他在美国民众心中的形象已经完全坍塌。特别是在目前国内疫情深重的特殊时期,总统的号召力还是代表了国家的公信力,不然就不会有老百姓听他的话,真的注射消毒剂。
而就在5月1日,“懂王”特朗普在自己的椭圆形办公室振臂一呼,宣布瑞德西韦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权,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治疗新冠病毒疾病的患者,旁边还站着美国吉利德公司CEO丹尼尔·奥戴(Daniel O'Day)。
而我们,更要心知肚明、做好准备,方能冷静应对、从容化解。
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所指出的,抗疫开始迄今,美国抗疫故事每天似乎是围绕着行政权力而展开。世界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近日也发表题为《把权力还给美国疾控中心》的社论感叹,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将美国疾控中心的权力压到了角落里……隐瞒信息、压制科学、保全私利、逃避质疑、栽赃陷害,这几乎成了美国政客应对疫情的“二十字箴言”,也让人们看清导致美国疫情悲剧的根源。
面对新冠疫情,在甩锅中国上,美国在下一盘特别大的充满谎言的棋,“神药”只是他们蛊惑世人的筹码。但这种无所不用其极、煽动普通民众仇视中国的伎俩,其杀伤力还是巨大的。
第一个就是时机选择。因为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让中国的科学结论大行其道、占得先机,美国就太栽面了。
5月13日,出品瑞德西韦的美国吉利德公司在官网宣布与印度、巴基斯坦的5家仿制药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授权他们在全球127个国家生产瑞德西韦,这一合作是非排他性自愿许可的,不收专利费。
“1月11日,大部分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们就已经试图开发疫苗了。”在15日的白宫讲话中,美国领导人说出的这个日期,犹如一枚深水炸弹震动全球舆论界。
编辑:tf008
对此,国际舆论纷纷提出质疑,美国领导人说从1月11日开始研制疫苗,但此前他称直到1月底才知道新冠病毒,试问哪个说法是真的?更有网民嘲讽,美国政府直到3月13日才采取保护公众的行动啊!“大炮连天”的美国政客究竟是在真防疫还是在演大片?
据美国多家媒体报道,今年1到2月佛罗里达州有多达171人疑似或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最早可追溯到1月1日,这些人也都没有疫情相关地区旅行史。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流行病学教授特雷普卡博士认为,有更多证据显示该州可能在1、2月就已经出现新冠病毒。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佛罗里达州政府竟然在5月4日从官网上删除了全部171个病例的信息且没有给出任何解释。他们到底在掩盖什么?
其他的当然还有西方媒体的大力鼓噪,以及像日本等盟友国家快速跟进,将瑞德西韦也作为本国的抗疫用药,到随后授权全球127个国家生产,都给人造成了一种“神药”的错觉。
世卫组织解释的原因是这是初稿,还在接受同行审查。吉利德也发声明认为中国报告存在不正确的解读,结果尚无定论。尽管如此,吉利德的股价当天还是暴跌了9%。
我们不能说这药一点疗效都没有,毕竟它缩短了患者康复的周期,但吉利德公司和福西根本就没敢说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能明显降低,很可能的结论是瑞德西韦对新冠病人可能有效但作用有限。
而同一天这样的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以及FDA的批准使用,都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虽然美国在这事上抖了机灵、撒了谎,但在全世界都翘首以盼新冠特效药的档口,美国成功营造了自己拥有抗疫“神药”的头号科技强国形象,并使西方世界的舆论场甚至是中国国内的民众对于中国的科学研究产生了重大的怀疑。
美国领导人关于疫苗研制的时间信息,还为其境内扑朔迷离的疫情发展时间线增加了更多新疑点。人们更相信的是美国的疫情发生时间远远早于官方宣布的日期。
中美研究结论南辕北辙,让世界惊掉了下巴。而且,在刊发中国报告的同时,《柳叶刀》还配发了英国爱丁堡大学医疗数据专家约翰·诺里(John Norrie)对于中国报告的一篇名为《效力不足的研究所面临的挑战》的评论文章, 这无疑都加深了专业人士和社会各界对中国临床实验结果的疑问。
据悉,美国顶级疾控专家的集体“失踪”,与新成立的白宫新闻团队不无关系。4月,凯莱·麦肯阿尼被任命为新的白宫新闻秘书,她曾告诉记者白宫疫情简报会将会出现“新的面貌”和“新的关注点”。现在来看,麦肯阿尼的所谓新面貌,就是让专家们科学理性的声音从电视上消失!美国政客们的政治私利已经将科学界踩到了脚底。
考虑到时差,美国领导人既然称当地时间1月11日就开始疫苗研究,这至少说明美方已经第一时间获得了中方分享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对公众隐瞒真实疫情,甚至倒打一耙反诬中国信息不透明?
我们能从这件事上看到美国操纵舆论的典型套路。
人们注意到,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日前在国会作证时表示,美国疾控中心早在1月2日就与中国疾控中心取得联系并进行了探讨。北京时间1月12日,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分享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为全球开展疫苗研发、药物研究、疫情控制等奠定了重要基础。
时间是真相的同路人。近来,随着越来越多信息被披露,美国疫情发展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所谓欲盖弥彰,诸多事实真相就像一把把利剑,戳穿了美国政客们精心编织的一个个谎言,将这些人的自私、渎职与失德日益清晰地暴露在世人面前。
到底谁在说谎?
再就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由于美国在西方社会望尘莫及的国家实力和科技医疗水平,很多国家对于新药的态度都要看FDA的脸色。它敢在两天时间就能紧急批准瑞德西韦用于治疗新冠病毒,而省去了平时新药上市需要3至5年或更长的时间,这种火速力挺足见药物的“疗效”毋庸置疑。
4月29日,由中日友好医院的曹彬教授领衔的中国团队在《柳叶刀》发表了瑞德西韦在中国的早期临床报告,没有任何证据支持瑞德西韦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疗效。
4月6日,在美国纽约一家医院外,医护人员将死亡患者遗体送往临时冷藏车后推着空床返回。新华社发
而美国的标准叫做复原时间,不要被这个称呼所迷惑,该标准比中国宽松的多,其实是看用药是否可以缩短治疗时间,结果是平均康复时间从15天缩短为11天,但考虑到目前各国临床治疗中大部分患者是轻症患者,而且存在一定比例的自愈情况,这个时间缩短里的水分还是不小的。
比如,白宫冠状病毒应对协调员黛博拉·博克斯博士最近一次接受CNN采访还是在5月7日;美国国家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上一次出现在CNN的节目是在5月4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局长史蒂芬·哈恩在4月28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频道主持人采访后,便未在国家级电视台露面;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上一次接受国家级电视台采访还是在4月17日……
其次就是美国通过这件事给中国又“罪加一等”,再次强化了民间的仇视情绪。忽悠对象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个层面针对的是高端的、精英的人群,因为改了实验标准,所以具有专业背景、专业知识的人,他们去看这件事会发现美国的研究没有任何问题,美国专业机构说的都是实话,相反他们会觉得这是很科学很严谨的研究成果。
但是在浓郁的王者气息下,却是有点力不从心的药物疗效。因为此前4月29日上演的中美疗效验证“PK”,着实藏着很多玄机。
事实上,从美国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尔德3月中旬承认部分流感死亡病例实际感染的是新冠肺炎,到新泽西州贝尔维尔市市长梅尔哈姆4月底透露自己去年11月就感染了新冠病毒,再到加州圣克拉拉县公共卫生部门检测报告显示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出现于2月6日且没有任何已知的旅行史、比美官方宣布的首例死亡病例提前三周——美国新冠疫情起点早就疑云重重。
还有就是巨大经济利益的考量。吉利德公司当天之所以把结果挂在网上,因为一旦被证明无效,这个公司的利益和声誉就完了。因为之前的4月23号,世卫组织官网上意外公布了瑞德西韦在中国的早期临床报告,当时的结论和现在一样,但后来被撤稿了……
作为头号科技强国,前有FDA和CDC力推的氯喹和羟氯喹这两种存在危险副作用的药物遭到多方的强烈质疑,不得不提醒谨慎用药。后有“没人比他更懂”的特朗普关于注射消毒剂的荒诞言论,已经让世人看尽了笑话。这次再折面,以后真的不好在西方社会当大哥了。
央视今天(17日)播发国际锐评《“大炮连天”的美国政客是在真防疫还是在演大片?》,内容如下:
这些天,围绕着世人瞩目的新冠治疗“神药”瑞德西韦,可谓众说纷纭。
更何况,中国发表的是严谨的科学论文,而美国研究所的正式研究结果还没有出来,福西只是提前“漏题”了,吉利德公司也只是在自己官网发布了结果,况且它就没有设置对照组,区别只在于用药5天和用药10天。
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正反结论天壤之别。
况且,据美国国家公共广播(NPR)报道,吉利德在今年头三个月用来游说白宫和国会方面的花费已经达到近250万美元,创下了该公司这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游说开支。而这次结果的公布,让吉利德公司的股价持续上涨,整体市值较年初已经上涨了20%。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有理哥再简要叙述一下。
毫无意外的是,在这些授权生产的国家中,并不包括中国……
首先FDA批准瑞德西韦是有条件的,即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瑞德西韦来治疗新冠患者,意味瑞德西韦没有经过与FDA 批准合格处方相同的审查水准,也就是说瑞德西韦“并没有获得批准上市”。这个紧急授权其实是很值得玩味的,可以理解为一旦美国宣布“紧急”情况“终结”,这次的“紧急使用”也随之结束。或者美国FDA也不排斥在任何时候提前停止“紧急使用”,当发现“风险”大于“利益”时,这个药物就会提前叫停。这是最大程度地规避了问责,以防实际应用当中被打脸的情况,判断标准在自己手里,显得“有理、有利、有节”。可是对于普通民众,哪里能了解这么多弯弯绕。
最高端的说谎,不是说假话,而是只说选择后的部分事实。
第三个就是给自己铺了后路。
第二个就是全方面的背书。为了压制和诋毁中国,美国敢于从国家元首、专业机构和人员以及政策、媒体、盟友支持等方面同时进行舆论营造,造成假象、既成事实。
另一个层面就是普通老百姓。在目前面临无药可医的局面下,美国专业机构、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甚至国家领导人都证明有效的药物,中国团队却说不行,这是什么居心。由于长期以来的傲慢与偏见,这样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如果后期疫情失控,在意识形态以及美国政客前期不断营造的“中国病毒论”情况下,很多老百姓肯定会对中国产生抵触情绪,“甩锅中国”“病毒从中国而来”的误导将让人深信不疑。
面对当前超过8.8万美国人死于疫情的人间惨剧,一口吞个旋风的美国政客们依然在自吹自擂,沉迷于用更大的谎言来圆之前的一个个谎言。这究竟是谁人的悲哀?富兰克林有句名言,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随着越来越多的事实浮出水面,美国政客再怎么费尽心机,也只能是左支右绌、按下葫芦起了瓢。世人且看美国政客这部大片如何演下去吧!
前面已提到,先是前期积累了科学严谨极高声望的领军科学家福西,直接高调宣称瑞德西韦“在减少康复时间方面”具有“明确的、重要的、阳性的疗效”。现在美国抗击疫情中,福西在美国,就像钟南山院士之于中国民众,可以说在专业方面一言九鼎、德高望重,极具说服力。再加上英国专家在《柳叶刀》上不怀好意的负面评论,以及美国几个专业团队相似的结论对中国一个专业团队在话语权上积累的优势,都形成了一种看似专业水平上的“差距”。
因此在4月29日,当美国研究所的正式研究结果还没有出来的时候,福西就面对记者提前“漏题”,目的就是第一时间压制中国的声音,扳回一局。
这让身陷疫情的美西方民众感觉灯塔国又一次引领了世界,“民主自由”的光环再一次普照大地,就像特朗普新的竞选口号一样“American Comeback(美国卷土重来)”。
最后就是特朗普的选情。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近期民调显示,由于前期的防控乏力,特朗普的支持率是41%,而对手拜登的支持率是50%。特朗普之所以给力的站台,对他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这给特朗普增加了连任的重要筹码,毕竟是在其任内至少找到了一个“有效药”。
但是看一个药是不是管事、是否有效,不是应该看药的治愈率或者说危重病人的康复率吗?为何标准不一样,原来,开始研究的时候,美国的标准和中国类似,但是,在4月中旬的时候,美国偷偷改了标准,换成了现在的。
但是,就在同一天,吉利德公司也在官网上发布了他们自己的内部试验结果,并表示:其中超过50%的患者病情都出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多次在美国疫情防控中“顶撞”特朗普,很有声望的美国国家过敏和感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西,也在白宫对记者说,由他们研究所进行的另一项双盲试验显示,瑞德西韦能够“清晰地、显著地缩短疾病好转的时间”。
一个谎言的开始,意味着要用更多的谎言去自圆其说。在美国政府疯狂“甩锅”嫁祸中国捉襟见肘之时,美国领导人一不小心“说漏嘴”的这句话露出了更多马脚,这让人们看清:隐瞒美国疫情信息的,正是那些天天“口吐莲花”的美国政客们!显然,他们在知悉疫情信息后拖了两个月才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可怜的美国民众,就这样被这些眼里只有选票、股票和钞票的政客们愚弄至今、耽误至今。
经过一番比较,原来最让人玩味的是中国和美国的实验标准不同。因为中国研究的标准叫做临床改善时间,是看病人的死亡率会不会出现明显下降,结果来看用药和对照组的死亡率分别是14%和13%,反而提高了。
图穷匕首见。美国政客已经撕掉了伪善的面具,对政府内凡有质疑者,毫无忌惮地予以威胁,直至解雇开除。与此同时,不遗余力地打压顶级医学权威,让他们从电视上和公众面前“消失”。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白宫近期加强了对信息传播的控制,“美国顶级医学专家们已不再出现在国家级电视台的新闻采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