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父子胡质、胡威
日期:2015/09/06
三国及西晋初期,胡质、胡威父子俩都以清廉著称于世。
在曹操当政时,胡质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吏,日后他之所以官职显要,既不靠逢迎拍马,也不靠贿赂开路,而是靠自己的清正廉洁和勤勉政绩。魏文帝曹丕在位时,胡质任东莞太守,他在东莞九年,政通人和,上下称颂;到荆州任刺史后,他的政绩依然卓著。他任职之处,形成了 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 的富庶局面。公元250年,胡质病逝时, 家无余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 朝廷思其一生为官清廉,体恤民情,特下诏褒奖其清廉品德,并 赐其家钱谷 。
胡威受父亲胡质的影响,年少时就有继承和发扬其父的清廉美德的志向。有一年,胡威从洛阳去探望在荆州当刺史的父亲。由于胡质为官清廉,其家自不富裕,以至于胡威去看望父亲时,没有一车一马,也没有仆人随从,只有他独自一人骑着毛驴上路。途中住宿客栈时,胡威自己劈柴、做饭、放驴。同住客栈的得知他是荆州刺史胡质之子后,无不惊讶而钦佩。在荆州小住几天后,胡威向父亲辞行,胡质很想拿点什么东西表示一下做父亲的心意,翻来翻去,总算从家里翻出了一匹绢。他对儿子说: 儿啊,父亲虽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禄,这匹绢你拿着,就算父亲给你的路上的盘缠吧。 可没想到胡威不但不领情,反而责问父亲: 人们都说您清正廉洁,为官不贪不占,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 胡质先是一愣,然后解释道: 这是我节余下来的。 胡威这才放下心来。
后来胡威历任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职,他也同父亲一样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晋武帝司马炎听说胡氏父子为官清廉的事迹后,很感动,马上召见胡威,对他父子两人的廉洁奉公行为大加赞赏。期间,司马炎问胡威: 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清廉? 胡威答道: 我不如我父亲。 晋武帝又问: 为什么? 胡威回答说: 我父亲清廉不愿意让人知道,我是恐怕别人不知道,所以我比我父亲差远了!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胡威去世。因他政绩突出,为官清廉,朝廷特追赐他为镇东将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甲49号
邮政编码 100800
网站维护:国家民委舆情中心
建议使用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