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 记者 叶子申)昨日,崇仁(厦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呼吸机面罩、制氧机管路、呼吸球被装上车,将发往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用于组装成呼吸机、制氧机等,抢救患者生命。
连日来,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量攀升,海外国家和地区对医疗器械等防疫物资的需求量大增,其中呼吸机更是“一机难求”,中国的众多呼吸机生产厂家订单早已排满。记者了解到,厦门有多家呼吸机配件生产企业,近期的海外订单也激增。
位于厦门自贸片区的崇仁(厦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崇仁公司”),主要生产配合呼吸机使用的NIV面罩和配合制氧机使用的氧气管路等。“呼吸面罩和管路是医疗救治中的耗材,在全球战‘疫’的关键时刻,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防疫需求激增,急需此类医疗器械部件,以组装成呼吸机、制氧机等,抢救患者生命。”崇仁公司有关人士说。
据悉,崇仁公司产品以出口欧美日澳为主。目前,多国疫情形势严峻,对此类产品需求急剧上升。自全面复工以来,崇仁公司便采取“两班倒”模式加紧生产,同时还斥资1300万元购买全新的自动化生产机台提高效率,目前日均产能已达到5万套。据崇仁公司相关人士介绍,海外疫情发生以来,该公司已出口呼吸面罩、管路等50万套,目前尚有40万套产品未交付。
记者了解到,除了崇仁公司,厦门“三高”企业———瑞华高科技电子工业园(厦门)有限公司生产的柔性电路板也是呼吸机、监护仪、X射线成像系统、输液泵等医疗设备的重要组件。复工复产以来,该公司生产车间开足马力,产能不断提升,其产品供关联企业生产后,将销售至国内外市场用于防疫。
此外,厦门还有部分呼吸机配件相关的生产、销售企业,也都为国内外抗疫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据了解,与口罩、体温计等可以很快提高产量的医疗用品不同,呼吸机及其配件的生产具有较高的门槛。集美大学海洋与环境工程学院金融专业副教授曹祥军表示,厦门呼吸机配件生产企业在此次疫情中表现较好,也是厦门高端医疗产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厦门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在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等领域不断创新,形成了聚集效应,打造出一条海洋特色生物医药产业链,成为厦门经济发展一大亮点。S0330031
连日来,厦门医卫防护用品全产业链频频发力,一批批“厦门造”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大显神通,助力国内外疫情防控。
厦门奥佳华近日开始赶工生产口罩、额温枪、电子体温计等防疫检测类产品,同时专门增设了4条生产线,加紧生产便携式消毒包供应意大利、德国等海外市场。据悉,奥佳华当前的KN95口罩和一次性平面口罩日综合产能已达60万个。
厦门美亚柏科控股子公司美亚中敏研发的测温门等防疫类产品的海外订单也持续快速增长。美亚中敏副总经理杨佳悦介绍,疫情发生以来,美亚中敏第一时间组建攻关团队,用时一个月,研发了基于红外线技术的两款全自动非接触式体温检测产品。截至目前,产品不仅在厦门落地应用,还收到确定订单3个、意向订单20多个,分别来自新加坡、越南、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
此外,国际知名防护服生产商———安思尔(厦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也出口了数万件防护服至日本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