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公寓5》开始的豆瓣开画4.5就知大家伙对它是有多抵触
为何大家会如此抵触爱标志着我们青春完结的《爱情公寓5》呢?我想对于这一个问题大家已有千百种答案,但我还是想絮叨一下。我想最关键的是爱4结局之时给到大家的一个拍大电影的那个承诺,奈何在大家误以为大电影是爱5的时候,大电影官方没有及时出来说明清楚,导致大家觉得自己的支持受到欺骗,即所谓的“挂羊头卖狗肉”。此后连着带1~3季模仿美剧汉化被扒出来,和大电影挂钩。最后汇聚在一起的不满就像一个火山口。在爱五播出之时所有不满倾巢而出,导致评分暴跌。
当然大家伙起初给出差评的理由是成立的,一是老成员不齐,二是歌舞剧形式很尬,三是新成员演技不过关等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不足。但我想说的是一开始就要对其全盘否定、棒打一锤的举动未免有些片面。
确实,前两集是有些尬,但是第四集开始明显正常了,到第六集的结尾美嘉那场爆发的戏讲实话惊艳到我了。之后不论是剧集的播出主题或是播出形式都很新颖也看得出导演编剧很用心,包括饱受诟病的歌舞部分,我甚至觉得后面的歌舞都还挺好的,有的能很好的表达出角色的心境。
对于看完了完整版的我来说,我觉得很多人都带了有色眼光看爱情公寓,给前四季带上了“情怀”“搞笑”的眼镜,对爱五带上“尬”“没意思”的眼镜,只留下对前四季好看,很有意思笑点很多的印象。
再到结局时的豆瓣6.3就知大家伙对它又有多不舍了
首先,我们要承认这么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即便爱五起初饱受争议,但也抵挡不住大家伙对于它的追捧。各大平台居高不下的剧集热度与话题讨论量,以及豆瓣口碑逐渐回暖是观众对爱五热捧至真香铁的事实!
其次,平心而论,爱五确确实实有创新。外景,结合社会现实的内容,讽刺网络暴力,AI换脸,老龄化和现代社会矛盾,相亲问题……等;尤其是13集和22集就已经看出了导演韦正的反击,韦正确实有点东西的。最后导演也自己作词作曲演唱,联合编剧这些也是有诚意的。爱五确实没有太多的嘻嘻哈哈,但是要清楚,这是最后一季。
再则新角色不可只通过一季就磨合的让我们接受。像子乔,一菲他们和我们一样,长大了也要面对人生角色的转换,美嘉子乔的成长,我看到了90后,从开始的垮掉的一代,到如今各种国家大事冲在前边。我们也变得成熟稳重,开始肩负起家庭与国家的责任。
而且爱五主打的还是新住户和老住户的碰撞,所以会出现子乔美嘉的改变,代表着老一代的张伟和新一代00后的大力谈恋爱所发生的一切有趣的事,这些应该不是靠借鉴能找到的吧,毕竟几十年前还没有4G和5G。
还有关谷不演,悠关cp被圆成这样已经很勉强了,编剧都换了,想一季填上所有cp的坑很难,勉勉强强让我们觉得雨墨和大师兄一起,没有什么时间去说他们是怎么在一起,诺澜和曾小贤怎么分手了,小黑如果是一个人又会和诸葛大力撞人设的。
最后,爱五有太多令人触动的点。中期开始剧集就开始真的有感人的地方,美嘉子乔的成熟,张伟孤儿身世的演讲,爱情公寓的拆迁等等。
爱五其实抛开情怀最感动人的应是它很像我们生活的写照,曾经我们也是娱乐至上随时挥洒着用不完的激情,身边也有个吕子乔这种一哥们,泡妞泡吧无数。但是现在的我们渐渐也没了那么多激情,步入30的我们身边的新朋友也大多都是90后乃至00后,而我们一如吕子乔一样不得不面临生活带给我们的压力,开始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忙碌,相信结婚生子的会更有感触。
总而言之,看完爱五后我是能清晰的感觉到导演为了给我们的青春留一个答案的用心,也看到了他对演员(新老演员皆是)的保护。他确实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了我们一份真诚的答卷,以至于在最后真要说再见时,就会变得又极其不舍吧。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