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型《贰叁》,让吴亦凡的创新再度惊人

法律法规网 作者:小柯
来源 来源: 微博头条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11-10 23:44:14  评论(/)

2018年11月,吴亦凡发布专辑《Antares》,颇有深意地表示“Antares”在西方代表天蝎座的心脏,在东方星宿中则意味着“苍龙之心”,贯穿东西方元素的专辑名也在传达他融合东西方音乐的理念。当时,我曾写道:“他没有去遵循所谓的常规套路,反倒逆流而上,造就了自己的独特之处。”

尽管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对吴亦凡的“独特之处”有所准备和预估,但接下来发生的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先是《大碗宽面》,出其不意地把“梗”唱进歌当中,接地气又有呼应,诙谐幽默尽在其中,玩出自我调侃的新高度和意境。接着是《破晓》,完全不同于《大碗宽面》的调侃口吻,转入自我心思的倾诉,成长心事若隐若现令人猜想,真情流露且动容,歌名也带有鼓舞含义。

再是这一次的《贰叁》,乍一听跟前作们完全不同,既没有按照《大碗宽面》《破晓》的心境来走,也不再完全承接《Antares》的宏大理念,甚至在一贯秉承和坚持的说唱上都有所“收敛”和压缩,让不少人不由得纳闷:吴亦凡这究竟是怎么了?



能叫人产生如此大偏差的反应,说来也不奇怪。只看《贰叁》的单曲封面,都叫人将古风、中国风、江湖等标签直接挂钩,加之歌曲中穿插铺垫的中国传统乐器,更会进一步坚定这个想法。但这一切,真的如同表面所呈现的这般简单吗?

还是再回到《Antares》本身吧,考虑到吴亦凡当时能在专辑中有勇气和魄力去放弃此前诸多优秀的单曲如《July》和《Juice》,那么就注定他不会满足于现状,也自然不会“遵循所谓的常规套路”。在我看来,《贰叁》既不是简单的中国风,也并非沿着此前既有方向的循规蹈矩,而是基于时机、沉淀和概念的融创结合。


对于东西方的融合,熟悉吴亦凡的歌迷们自然不会陌生,早在单曲《天地》当中,吴亦凡就有所明显的尝试。当时,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了中国风,将东西方元素做了一番大融合,歌词、内容代表中国风,而曲风、乐器归属西方。至于到了《贰叁》,歌词和器乐的主导成了中国风,但又时刻穿插着西方元素,到了这个阶段,二者之间的色彩、区分和界限在不断淡化和缩小,有了融合和创新的新鲜味道。

如何处理这种微妙关系,吴亦凡下足了工夫。明面上的东西自然不用多说,从《贰叁》的第一个音开始,就有古筝和笛子打下基础和印象,后面还有鼓、箫、竖琴等负责不同桥段的情绪铺垫。跟传统乐器一样,开头的歌词“空庭雨飘落/花凋零落寞”写意且追求韵脚,古意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吴亦凡把融创和改变用在细节。与其说《贰叁》走的是中国风/古风路线,我倒更倾向将它定义为将中国元素作为载体的吴式新Urban。也就是说,它把中国古典元素和西方R&B、说唱来了新型融合——传统乐器和古韵歌词突出但不刻意,而曲风也没有盲目追求流行、说唱、R&B。

“空庭雨飘落/花凋零落寞”和传统乐器勾勒意境和打下基础,但此后吴亦凡展开的画面不止于此。歌词的写意不改,但也有偏现代的陈述,“如果来世还能把你放心海/像大海对鱼说的话”跟“初雪飘过风吹霜/是否能够给我一次机会重来呀”的承接和顺延毫无违和感,贯彻着现代风。都有作为核心的“提起笔刻画那两三划/只为了能够封存你的模样”的底蕴,这达成了融创一。



在具体的演绎上,吴亦凡则用了大段的演唱,自然的人声输出是最为直接的改变。歌曲的时长为5分20秒,而吴亦凡把前面足足2分钟的时间都交给了乐器和演唱的环节。在如此篇幅的铺垫和前提之下,吴亦凡用趋于平静的唱勾勒出伤感往事。随后,他才抖出反转,用40秒左右的说唱将故事拉回现实,转向直抒胸臆的现在。至此,吴亦凡穿插使用演唱和说唱,不按照比例划分二者,均是基于情绪和故事出发,娴熟巧妙地将高音、假音、说唱来回切换。在最后的30秒当中,他都有时间灵活切换二者,将歌曲的氛围推向尾声,这组成了融创二。

尽管已经说过演唱和说唱的部分,但在这部分当中,吴亦凡颇有一人分饰二角的意味。按照他人的一贯做法,或许会邀人分工合作,但吴亦凡偏偏不这样。他完美地消化了两部分的表现方式,还营造了自己和自己对话的巧妙感。一个代表过去,一个意味现在,两个自己对立又不可分割,抒发各自的情境,最后又归为一体,这代表着融创三。

从这些方面可以得出结论——《贰叁》的壳和型是传统的,核与魂是新的。比起《天地》时期,吴亦凡把握潮流的趋势,也结合了自身的特点,着实玩出了新的花样。那么新的问题来了,下一次他是继续玩东西方的融合,还是又让人大呼意外呢?

tags: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