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关于发布"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培育" 重大专项..

法律法规网 王律师
法律法规网 最高人民法院  法律法规网 2021-04-26 07:10:03  评论()

文件名称:科技部关于发布"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培育" 重大专项..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2002-10-14

实施时间:2002-10-14

关于发布"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第一批课题申请指南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建立我国农作物现代高效育种创新和产业化体系,选育一批优质、超高产、抗病虫的大宗农作物新品种(组合),推动和引导我国农作物品种加速向优质化、杂优化、专用化发展,推动种子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加速我国种业技术升级,科技部决定启动实施"十五"国家863计划"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为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积极性,依据科技部的有关科技项目管理办法,拟对本专项的第一批课题"现代高效农作物育种技术研究"进行公开申报。

申报工作自本通知公布之日起开始,欲申报单位须根据《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申请指南》可向科技部农村中心索取,或从科技部和863网站上直接下载(网址:http://www.most.gov.cn,http://www.863.org.cn)。申请书受理截止日期为10月25日,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及咨询电话:

科技部农村中心崔玉亭邱宏伟(010)68511865

科技部农社司蒋茂森郭志伟(010)68512651



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二○○二年十月十四日



附件





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
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选育
第一批课题

申请指南







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二○○二年十月



前言
为贯彻《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建立我国农作物现代高效育种创新体系,科技部决定启动实施“十五”国家863计划“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本专项旨在攻克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生物技术及其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技术瓶颈,在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生物技术育种以及新品种的繁育技术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和创新,促进我国农作物育种由表现型选择向基因型选择、由形态特征选择向生理特征选择;创造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优异育种材料,选育一批优质、超高产、抗病虫的大宗农作物新品种(组合),推动和引导我国农作物品种加速向优质化、杂优化、专用化方向发展;加强我国种子企业育种创新能力建设,初步建立适于我国国情的农作物育种创新和产业化技术体系,为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提供科技支撑。
为了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课题承担单位,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积极性,集成全国优势力量,促进我国农作物育种创新技术体系的建立,依据科技部颁布实施的有关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特制定本《指南》。本指南所以课题均为B类,请在申请书上表明。

一申请须知
一、申请内容
本专项按照总体设计、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的原则,本次申报内容为“主要农作物现代高效杂交育种技术创新”,申报课题全为B类课题,平均每个课题经费支持强度为500万左右。申报课题包括:
1、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
2、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3、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4、杂交大豆高效制种技术研究与利用
5、杂交玉米不育化制种技术研究与利用
6、杂交油菜新型授粉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7、优质高产专用花生新品种培育技术研究与利用
8、优质抗病马铃薯倍性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9、优质专用蔬菜杂交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二、项目实施年限
本项目实施年限为4年(2002~2005)。
三、申请资格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及外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均可申请,不接受个人申请。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相关企业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共同申请。课题联合申请方必须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
2、课题负责人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身体健康,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周岁。要求课题负责人在“九五”期间曾选育经省级以上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熟悉并掌握生物技术等现代育种新技术并在国内核心期刊以上刊物发表相关论文3篇以上,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3、所申报的课题要有先进、创新的研究思路,科学、可行的技术路线,明确、可考核的目标;超出指南范围要求的申请材料不予受理。
4、每个单位原则上只能支持申报1个课题,参加申报1个课题;每个人最多只能主持或参加1个课题的申报。
6、所有申请课题须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或所属部门科技司审定后,进行申报。
四、申请文件的编制和递交
1、申请文件编写: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2、申请文件的规格要求: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将申请书及有关附件合订成册。
3、申请文件一式10份,正本1份,副本9份,在每份申请书上要注明正本和副本,一旦正本和副本不符,则以正本为准。同时报送相应的Word格式的电子版本。
4、申报工作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开始,欲申报单位必须根据《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申请指南》可向科技部农村中心索取,或从科技部和863网站(www.most.gov.cn,www.863.org.cn)上直接下载。
7、申请文件的受理截止日期:2002年10月25日下午5时之前;寄送地点: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生物资源处586房间(北京市三里河路54号,邮编:100045)。
8、联系人和电话
科技部农村中心陈兆波、崔玉亭(010)68511865
科技部农社司蒋茂森、郭志伟(010)68512651
9、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由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面交或邮寄达到的申请文件。项目管理办公室对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负责任。
二申请课题内容与目标

1、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研究内容
研究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结合株型改良等,培育育性稳定、优质、广亲和、配合力好、适应性广的两系、三系不育系和恢复系,选育优质超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
二、研究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
优质超级两系杂交稻:建立高效不育系、恢复系选育及超级杂交稻选配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培育低温敏(<23℃)、育性稳定、优质、广亲和、配合力好、适应性广的新型两系不育系3-4个;带标记新型两系不育系1-2个;育成并审定优质超级杂交稻新组合8-12个(获得品种保护权的新品种6-8个),其中长江流域杂交早稻组合1-2个、中稻组合2-3个、晚稻组合2-3个,华南双季杂交稻组合2-3个,北方稻区组合1-2个。在小面积(100亩)上,连续两年亩产要求长江流域超级杂交早稻、中稻、晚稻分别达700、830、730公斤以上,华南超级早、晚稻达800公斤,北方超级杂交粳稻达860公斤。育成超级稻组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具有中抗以上抗性,米质粳稻和中、晚稻达到国家新颁标准2级以上,早稻达到国家新颁标准3级以上。
优质超级三系杂交稻:建立高效的不育系、恢复系选育及超级杂交稻选配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培育育性稳定、优质、抗性强的优质、高异交率、高配合力不育系2-3个;优质恢复系4-6个;育成并审定超级三系杂交稻组合8-10个(获得品种保护权的新品种5-6个),其中长江流域早稻组合1-2个,长江流域晚稻组合2-3个,长江流域一季稻组合2-3个,华南双季稻组合2-3个,北方稻区组合1-2个。在小面积(100亩)上,连续两年亩产要求长江流域早、中、晚稻分别达700、830、730公斤,华南早、晚稻达800公斤,北方一季稻达830公斤。育成超级稻组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具有中抗以上抗性,米质粳稻和中、晚稻达到国家新颁标准2级以上,早稻达到国家新颁标准3级以上。

2、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研究内容
研究小麦新型不育系和恢复系选育技术及高效制种关键技术,并通过定向聚合杂交,选育开花习性优良、配合力好、育性转换稳定、自繁产量高及抗病的优异光温敏二系不育系和强优势恢复系,以及三系不育系和恢复系,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虫的两系和三系杂交小麦新组合;研究小麦特异性状的分子标记技术,聚合优质、抗病等相关基因,培育优质、高抗白粉病、条锈病或赤霉病等的小麦新品种。
二、研究目标和技术经济指标
选育优异光温敏不育系5个。要求制种区雄性不育度≥99%、不育株率100%,安全播种期≥45天;自繁种区恢复度≥80%、自繁产量≥300公斤/亩;选育和创制抗病、高配合力、具有良好制种性状的T型、K型、V型或D2型不育系5个,恢复系3个,要求不育系不育度和不育株率达到100%,恢复系恢复度达到90%。建立二系、三系杂交小麦高效制种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大面积制种产量达250公斤/亩以上,制种纯度≥98%,种子发芽率≥90%。育成高产杂交小麦品种4-5个,产量比对照增产15%以上,亩产600公斤以上,加工品质优良,兼抗条锈、白粉、赤霉等2种以上病害。
利用分子辅助标记育种技术,育成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8-10个,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5%以上,亩产500公斤以上。育成品种要求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或黄矮病两种以上病害。

3、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研究内容
研究杂交棉高效选配技术和制种技术,结合棉花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创制新型优质、育性稳定、配合力高的不育系和恢复系,选育适合昆虫传粉的强优势优质抗病杂交新组合并建立棉花高效制种技术体系。
二、研究目标和技术经济指标
创制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以上)的不育系及优良恢复系3-5套,选育优质、高产、广适杂交棉新组合3-5个,新品种皮棉产量比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增产15%以上,品质达到2.5%跨长29mm以上,比强度23cN/Tex以上,麦克隆值3.5-4.5。建立一套高效的昆虫辅助传粉制种体系及其技术规程,制种产量不低于人工制种的80%,制种成本比人工杂交制种成本降低50%以上。

4、杂交大豆高效制种技术研究与利用
一、研究内容
研究大豆杂交种高效制种技术,选育制种产量高的新型优良大豆质核互作不育系,散粉性能优良的保持系和恢复系,选配高产杂交大豆新组合;利用分子辅助标记育种技术,聚合优质、高产、抗病、抗虫等基因,培育优质、抗病、专用新品种。
二、研究目标和技术经济指标:
选育育性稳定、配合力强的新型不育系和恢复力强、适应性广的新型恢复系2-3套,培育新型杂交种3-4个(获得品种保护权的新品种1-2个),其产量优势超过20%,其他性状(油份含量、蛋白质含量、抗性等)不低于同类型对照品种。建立大豆杂交种制种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使田间异交率超过60%,制种量超过65公斤/亩。培育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5-6个(获得品种保护权的新品种2-3个),含油23%以上,产量比同类型对照品种提高10%以上,兼抗当地主要病害(花叶病、胞囊线虫、灰斑病)、虫害(食叶性害虫、食心虫、蚜虫),耐逆(干旱、盐碱、酸)。

5、杂交玉米不育化制种技术研究与利用
一、研究内容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研究不育化优良杂交种选育和制种技术,选育配合力高、不育性稳定、农艺性状优良的玉米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和适应性广、恢复力强的恢复系,实现二系配套,选育配合力高、适应性广、优质专用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玉米新品种。
二、研究目标和技术经济指标
育成不育性稳定的不育系和恢复力强的恢复系各3-5份,实现二系配套,获杂交玉米制种技术专利或标准3-5项。育成通过省级或国家级区试的超高产玉米杂交组合5-8个,申请国家新品种保护3-5个。育成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适应广、抗病、抗旱的优良玉米自交系5-10个。培育新制种模式的杂交种2-3个,高产玉米杂交组合比对照种增产15%以上,籽粒商品等级达到国标1-2级,容重在710克/升以上,籽粒蛋白质9%以上,赖氨酸0.25%以上,抗适应地区三种以上的主要玉米病害。

6、杂交油菜新型授粉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一、研究内容
研究新型杂交油菜授粉控制系统和杂交油菜高效选配技术,结合小孢子培养高效再生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等,创制双低、高配合力、广适性的不育系和恢复系,选配双低、高产、多抗、适应性广的杂交油菜新组合。
二、研究目标和技术经济指标
建立新型杂交油菜授粉控制技术以及杂交油菜选配技术体系和标准;选育配合力高,品质性状优良、不育性状稳定的不育系和恢复能力强的恢复系各4-5份;培养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5-7个,产量比“九五”育成的双低品种增产15%以上,含油量>40%,蛋白质与对照相当,芥酸含量<1%,硫苷含量<30?mol/g(饼),菌核病的发病率下降15%。

7、优质高产专用花生新品种培育技术研究与开发
一、研究内容
结合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等先进育种技术,重点解决我国榨油花生原料含油量低、油脂加工效益差、花生油价格高、市场竞争力弱和出口花生油酸含量低、耐贮性差、产量低、商品率低、抗黄曲霉能力较差等问题,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油用型和出口专用型花生新品种。
二、研究目标和技术经济指标
育成高含油量的油用型花生新品种2-3个,含油量达到55%以上(比相应生态区对照品种平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其中大花生的亩产达到650公斤,小花生亩产达450公斤,荚壳较薄,出仁率72%以上,兼抗叶斑病(中抗)、抗锈病(高抗)、抗茎腐病或青枯病(高抗)等两种以上病害,抗旱能力强,稳定性强。
育成优质出口专用型品种2-3个,油酸/亚油酸比值小花生1.3以上,大花生1.6以上,增产8%以上,其中大花生的亩产达到600公斤,小花生亩产达450公斤,外观品质符合出口要求,商品率高,兼抗叶斑病(中抗)、抗锈病(高抗)、抗茎腐病或青枯病(高抗)等两种以上病害。

8、优质抗病马铃薯倍性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研究内容
研究马铃薯杂交育种(倍性)技术,结合突变体筛选技术、杂交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等多基因聚合重组技术,选育优质、抗病(抗病毒病、晚疫病和青枯病)、食用出口型或适合于炸条的马铃薯新材料和新品种。
二、研究目标和技术经济指标
选育抗晚疫病新材料2-3个、抗青枯病新材料1-2个、抗PVX、PVY的新材料1-2个;培育食用出口型新品种2-3个,适合于炸条的品系2-3个。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比“九五”同类品种增产10-15%以上,结薯集中,薯形外观好,食味优良,抗病性较同类主栽品种提高1-3级。

9、优质专用蔬菜杂交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研究内容
研究蔬菜杂交选育技术,结合细胞工程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等,创造配合力高的白菜显性雄性不育系、甘蓝异源胞质不育系和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实现三系或二系配套,聚合优质、抗逆、抗病虫等优良基因,选育优质、抗病、出口型白菜、甘蓝、甜椒、番茄和黄瓜杂交新品种(组合)。
二、研究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
选育优质出口型白菜杂交新品种2-3个:直筒型舒心或合抱型,比同类品种增产8-10%,抗TuMV、黑腐、黑斑病等三种以上病害。
选育优质早熟出口型甘蓝杂交新品种2-3个:早熟圆球型,定植到收获50~55天,球内中心柱长不超过球高的1/2,叶球紧实度0.5以上,产量比同类品种增产8%。
选育优质出口型甜椒杂交新品种2-3个:方灯笼型,果皮光滑,色泽鲜艳,抗TMV、耐CMV、疫病,比同类品种增产8-10%。
选育优质耐贮运硬肉型番茄杂交新品种2-3个:红果,色泽鲜艳,果实光滑、整齐、均匀,果柄和萼片深绿色,畸形果率低于2%,单果重130-180g;果实具有很好的硬度,不易发生裂果,货架期10天以上;抗3种或3种以上主要病害;产量与国外同类品种相当。
选育优质专用黄瓜杂交新品种3-4个:(1)无刺式或少刺型黄瓜品种1-2个。要求植株中不含苦味素,瓜长10-15厘米,大小整齐,瓜条长度一致,标准差不大于长度的1/5,果面光滑,易于洗涤,口感清香,味甜。其抗病性和产量与国外同类品种相当,适于长季节栽培。(2)优质加工专用黄瓜品种1-2个。要求瓜条直,瓜色深绿,均匀,心腔小,不大于瓜粗的1/2,果肉绿色,肉质紧密,无空腔,畸形瓜率小于15%。腌渍后出菜率不低于50%,产量较国外同类品种高8%左右。抗三种以上黄瓜主要病害。

免责声明:本库所有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报刊等公开媒体,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相关: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