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法律法规网 佚名
法律法规网 甘肃政府网  法律法规网 2018-02-27 10:05:32  评论()

文件名称:甘肃省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件编号:甘政发〔2018〕17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甘政发〔2018〕17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现将《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

2018年2月14日

(此件有删减)

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前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为我们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正处于转型发展、脱贫攻坚、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党中央交给甘肃的政治责任。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总目标,以新时代的新站位新视角,准确认识把握省情,认真汲取甘肃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深刻教训,举一反三,果断调整发展思路,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的总方向和主基调,将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作为我省发展的主攻方向,以推进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以资本、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为支撑,通过资源节约集约和创新发展驱动,提高产业资源化、循环化、生态化水平,努力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促进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从源头上根本上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求,依据《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编制《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指导我省推进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实现绿色发展崛起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精心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取得新的进步。

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加快推进。

先后出台《甘肃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甘肃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甘肃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有序推进甘南等4市州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制定实施《甘肃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确定的52项重大生态工程完成阶段性目标,敦煌、祁连山、黑河、石羊河、两江一水、渭河源区、黄河上游流域等重大生态保护规划获批并加快实施。

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全面完成国家下达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等约束性指标任务,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2016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1.004吨标煤/万元,较2010年下降29.18%,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19.1%,较2010年提高3.56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164立方米/万元,较2010年下降45.87%。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12.4%、11.8%、11%、15.9%。全省14个市州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14.7%,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达到83.6%,38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2.1%,18个重点监管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Ⅲ类水质目标。

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基本建成,生态产业发展探索逐步深入。

认真组织实施国务院批复的《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重点工作任务和主要指标顺利完成,四位一体循环体系初步形成,五大载体建设进展顺利,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试点示范成效显著,形成《甘肃省循环经济百佳项目》等十余项成果,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基本建成,顺利通过国家评估。积极探索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攻坚战,开展双创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建设兰白综合性高技术产业聚集区和金昌新材料产业、兰州生物产业、酒泉新能源产业以及天水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3.1%。一二三产比重从2010年的14.5:48.2:37.3调整为2016年的13.7:34.9:51.4,三产占比首次突破50%。

二、机遇和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产业发展逐步走向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对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改革创新,释放出了很多的红利和强大的动力,这些都为我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新空间、带来了新机遇。

同时,我省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突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原材料工业占比高,生态产业链条短、产品层次低,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弱外送不足,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数据信息等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支持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财税政策、绿色金融、资金支持、人才支撑等方面保障能力明显不足,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绿色崛起任重道远。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甘肃是一个内陆欠发达省份,战略位置重要,资源相对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贫困问题突出,发展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发展潜力和困难也都比较大的省情实际和阶段性特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把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走绿色发展的路子作为践行生态文明的实际行动,抢抓一带一路建设这个最大机遇,坚持长短结合,谋划一批牵一发动全身、既能尽快实施见效又有利于积蓄长远发展动能的绿色生态产业重大项目,大幅提高生产绿色化程度,促进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生产方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的集约生产方式转变,加速能源资源利用从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以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为突破口,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守护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根本上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新时代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进程。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数据信息、军民融合等绿色生态产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绿色发展崛起,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二、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协调发展。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坚决守住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红线。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决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坚持创新驱动,动能转换。

发挥创新对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主推作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和供给。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协同融合,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循环利用,绿色转型。

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重点,按照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产业大循环的要求,把循环发展作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基本途径,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快循环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注重加强规划指导,强化政策引导,放宽市场准入,凝聚各方共识,引领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顺应产业发展趋势,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内生动力和内在活力。

坚持示范引领,整体推进。

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选择优势地区和重点行业,建设一批绿色生态示范产业园,实施一批绿色生态示范重大工程,引领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型发展,整体推进生态产业体系建设。

三、发展布局

围绕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突出区域特色、优化空间布局,推动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中部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区、河西走廊和陇东南绿色生态产业经济带,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中部地区。

围绕兰州新区、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整合聚集创新要素,加大科技创新支撑,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先进制造、中医中药、数据信息、通道物流等重点产业,大力发展马铃薯、高原夏菜、草食畜牧等特色农业,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清洁化改造,强化黄河流域甘肃段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打造以兰白城市群为重点,城乡一体化的中部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区,引领全省绿色发展。

河西地区。

以构建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为重点,加快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坚持节约优先、以水定产,大力发展节水型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戈壁农业和以核能循环利用为主的军民融合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有色冶金等传统行业绿色化改造,建设河西走廊干旱区绿色生态产业经济带,促进绿色转型升级。

陇东南地区。

以加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重点,强化生态环境监测和科学技术支撑,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防治、流域综合治理和防灾减灾,提高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发展壮大先进制造、文化旅游及保健养生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绿色化水平,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设陇东南开放型绿色生态产业区域合作经济带,推动绿色富民强县。

四、主要目标

到2020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到2025年,生态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清洁生产、高效生产、低碳生产占主导地位,为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经过5-8年的发展,清洁生产产业初具规模,传统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和质量效益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中医中药、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数据信息、军民融合、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循环农业优势彰显、打响绿色生态品牌,建成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构建市场潜能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生态产业体系,绿色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形成绿色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统筹协调的发展格局。

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模进一步壮大。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节能环保产业产值2020年达到1000亿元,2025年达到2000亿元。清洁生产、高效生产、低碳生产的产业发展特征更加明显,基本建成协调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绿色生态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建成一批生态产业示范工程和示范园区,生态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资源能源利用更加高效绿色。

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约能源、主要污染物减排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约束性指标,能源、水资源、土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成效明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一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资源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到2020年,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区域治理成效显著,整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以上,境内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92.1%以上。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指标

类别

序号

目标名称

2016年

实际

2020年预期

2025年

预期

绿色产业发展

1

绿色生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2

节能环保产业产值(亿元)

/

1000

2000

3

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比例(%)

58.53

60

60

4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51.5

55

65

5

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规模比重(%)

50

60

65

6

林下经济产值(亿元)

68

80

100

资源

节约

7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

19

20

22

8

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

7333.62

8953

完成国家

指标

9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9.42

14

10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9.55

17

11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164

110

12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47

0.57

13

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

13.97

50

14

资源产出率(%)

1.00

1.057

1.1

15

一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73

80

环境

保护

16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83.6

82

完成国家

指标

17

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下降(%)

7

10

18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Ш类水体比例(%)

92.1

92.1

生态

建设

19

城市污水处理率(%)

89.62

95

99

2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80

95

99

21

森林覆盖率(%)

11.33

完成国家指标

22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2.27

23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29.24

30

33

备注:带-的指标待国家出台相应的统计制度和标准后及时补充。

第三章加快绿色生态产业发展

以培育支柱产业为目标,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积极融入和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大局,抢占文化、通道、技术、信息制高点,重点发展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数据信息、军民融合等产业,着力发展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等产业,实施十大重点工程,积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促进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挑起大梁,走具有甘肃特色的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绿色发展崛起。

一、加快培育节能环保产业

围绕高耗能、高污染工业领域和区域综合环境治理,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加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加强技术装备应用推广,强化服务体系支撑,提高节能环保产业优势领域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技术含量高、市场潜能大、特色突出、功能完备的产业体系。

强化关键技术研发。

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在节约能源、大气治理、污水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在余热余压利用、脱硫脱硝、环境监测监控、稀贵金属提取利用、电子废弃物处理、有机废水处理等领域开发一批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装备和产品,推动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关键技术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应用,提高我省传统优势产业的节能环保水平,推动形成新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新优势。

加强装备和技术推广。

发挥兰州新区甘肃省节能环保产业园等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的集聚作用,通过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配套建设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高装备和技术的成套化生产能力。重点培育节能节水、污染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行业骨干企业先行发展,提高技术整合能力,优化装备和技术的集成化水平。全面拓展装备和技术的应用面,在电力、有色、冶金、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载能、高排放产业领域,加大先进装备和技术应用力度,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以废旧产品再利用为主的再制造产业,建设西部地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区域性集散交易中心。加快兰州经济开发区红古园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在全省打造一批产品技术先进、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配套体系健全的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大力推广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加强对可循环利用绿色材料的研究应用。积极构建和完善镍钴等有色冶金材料高值利用、尾矿尾渣综合利用、餐厨垃圾收运处理、沼气综合利用等产业链,形成骨干企业突出、产业链条完整、横向关联配套、纵向延伸拓展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架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

引导大型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鼓励大型重点用能、排放单位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开展节能环保服务。大力发展合同能源、合同节水管理、能源监测和能效测试、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服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生态环境修复、绿色产品认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节能环保服务业,加快推进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逐步提高节能环保服务业比重,不断优化节能环保产业结构。

专栏1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工程

1.节能技术和装备。重点发展高效锅炉窑炉技术与装备研发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千万吨级煤粉生产、加工、配送为一体的高效锅炉制造基地;推动电机节能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建设国家级高效节能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产业化基地;加快高效蓄热、换热及冷却技术装备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应用,加快高效节能照明产品设计研发与规模化生产。

2.环保技术和装备。重点推进烟气综合处理一体化、高压静电除尘器、扬尘治理设备、垃圾无害化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等技术及装备、产品开发应用。引进一批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危险废物与土壤污染治理环境监测仪器和自动监控装置生产等方面具有较高技术装备水平和较强产业竞争力的企业,提升装备产业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

3.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打造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及废旧设备回收利用产业链,建成天水再制造生产基地。发挥金川神雾、白银有色等重点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提升硅微粉、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尾渣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重点推进农林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加快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标准化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和改造,建成一批功能明确、管理规范、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显著的再生资源市场。

4.节能提标改造。实施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锅炉(窑炉)改造、节约和替代石油等重点用能单位综合能效提升项目,推广工业低品位余热暖民工程、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合同能源管理推进、城镇化节能升级改造等节能重点工程。

5.绿色建筑行动。推动新建公共建筑、新建棚户区改造工程(镇除外)、新建10万平米及以上的住宅小区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商业房地产开发等建设项目积极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建造阶段推广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二、着力提升清洁生产产业

按照资源化、循环化、再利用原则,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加大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推广,推行清洁生产方式,加大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煤炭电力等传统重化工业和传统制造业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优化工业园区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循环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生产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清洁生产技术工艺研发。

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大型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大清洁生产共性技术研发,开展关键工艺技术攻关,引进一批适用我省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的先进成熟工艺技术,加快重大清洁生产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加大对中小企业清洁生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品。创新清洁生产管理和服务,构建互联网+清洁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清洁生产技术产业化服务中心,促进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深入推进绿色化改造。

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生态化改造,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不断完善工业循环产业链,促进产业互为上下游、原料互为支撑、良性循环耦合,引导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转向全生命周期控制。优先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选择一批重点企业,优化厂区内能流、物流路径,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加快重化工业清洁生产改造步伐,创建绿色工厂,持续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在煤炭、石油、有色冶金、非金属等行业,建立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引导和鼓励企业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应用采矿新设备、新工艺,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施余热余压回收、中水回用、废渣资源化等绿色化改造工程,促进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和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方式。

牢固树立源头预防、过程控制的清洁生产理念,打造绿色生态生产体系,开展产品生态设计,逐步完善产品生态设计标准体系。制定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及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计划和政策支撑体系。优先选择绿色原料,鼓励和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减少有毒有害原料的使用,从源头削减或避免产生污染物。继续实施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鼓励企业使用节能降耗的先进设备,实施设备运行绿色化管理,加大企业废物利用,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资源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能源梯级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

推进园区化循环化发展。

有序推进城市主城区钢铁有色、石油化工、水泥建材等重污染企业实施环保改造和出城入园。充分发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平台载体作用,改造提升县区工业集中区,推动传统产业向园区聚集,实现要素配置集约化、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以循环化改造和清洁生产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资源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能源梯级利用,建立健全循环型产业体系,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实施园区资源共享、污染集中防治、技术研发、统计监测等循环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园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及资源综合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专栏2清洁生产产业提升工程

1.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能源等传统支柱产业领域,每年实施50个左右重大技术改造提升项目,支持企业加快技术装备提升、智能化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等步伐,促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2.清洁生产基地建设。依托兰白、平庆地区打造新型石化产业清洁生产基地,依托金川公司、白银公司等大型企业打造有色金属清洁生产基地,依托嘉峪关工业园区打造钢铁清洁生产基地,依托平凉工业园区、长庆桥工业集中区等工业园区打造陇东能源化工清洁生产基地。

3.绿色工厂矿山建设。优先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代表性强的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工程,通过合理布局厂区内能流、物流路径,采用绿色建材改造厂房,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淘汰落后设备,建设绿色矿山,推行资源能源环境数字化、智能化管控系统,实现工厂的绿色发展。

4.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实施关键补链项目、延链项目、配套项目、原材料精深加工项目、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2019年底前完成8个国家园区循环化试点改造,逐步对其他27个省级以上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到2025年,所有国家级开发区和80%以上省级开发区全部完成循环化改造。

三、持续优化清洁能源产业

大力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围绕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推进风光水火核五位一体绿色能源体系建设,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利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提质增效发展。

加快发展核能产业。

立足甘肃核能产业、清洁能源发展现状,紧扣能源强省战略,充分发挥钍、盐等关键原材料资源优势,加强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应物所合作,以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项目为龙头,带动原材料、装备制造等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加强熔盐储热、高温制氢等技术研发应用,促进核能技术与风光电产业、煤化工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有序推进风光电发展。

按照优先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坚持集中式与分散式并举,采取竞争性方式配置风、光电项目,实现资源更优配置,促进风光电技术进步和上网电价降低。稳步推进酒泉、通渭等风电基地建设,加快建设风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白银平川、武威等地建设光伏领跑技术基地。促进制造业、农业与光伏发电互补发展,探索分布式光伏发电新模式。大力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完善配套电网设施,增加贫困群众的稳定收入。完善光热发电示范项目规划布局,在资源富集、建设条件优越的敦煌、玉门等地,积极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促进光热发电技术在城市供暖、系统调峰等领域应用。

积极发展其他清洁能源。

加快推进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在天水和定西等资源优势较为明显的地区,创建一批地热供暖示范小区。因地制宜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质直燃发电,完善生物质资源收集、运输、存储、转化体系,重点在定西、张掖、庆阳等地规划建设一批农林生物质发电和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序推进水电开发,加强水电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加大新能源消纳外送。

实施规模化替代发电,最大限度挖掘酒钢集团、金川公司、玉门石油公司等企业自备电厂调峰潜力,开展自备电厂与新能源企业发电权置换交易。通过完善电价优惠政策,打造电价洼地,积极探索建设新能源就近消纳产业示范园区,推动新能源产业与先进高载能产业联动发展。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拓宽我省电力消纳渠道。用好国家关于北方地区清洁供暖价格政策,指导推动建成一批新能源清洁供暖项目,在农村和城市供热管网未覆盖地区积极推广发热电缆、电热膜、碳晶板材料等分户式电采暖模式。抢抓市场机遇,扩大省内外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电量,加大电力外送。通过综合施策,逐步形成公平、开放、灵活的新能源消费市场,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

加快智能电网建设。

推进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信息通信平台等全流程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网灵活可靠接纳新能源和用户智能消纳新能源的能力,打造中国西部电网枢纽、新能源辐射中心。搭建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宣传培训、科研攻关、仿真试验的综合平台,开展能源互联网研究与应用。探索建立容纳高比例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输(配)储用一体化的局域电力系统,探索电力能源服务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和新业态,形成完善的新能源微电网技术体系和管理体制。

推进多能互补发展。

在新建城镇、产业园区、大型公用设施、商务区等新增用能区域,加强终端供能系统统筹规划和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实施传统能源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协同开发利用。优化布局电力、燃气、热力、供冷、供水管廊等基础设施,通过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实现多能互补和协同供应。利用大型综合能源基地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势,提高灵活调节性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建立配套电力调度、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加强国内外成熟储能技术推广应用和跟踪研究,开展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一体化运行。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抓住国家将我省列入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省份的有利时机,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推动电力市场逐步向各类售电公司放开。继续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组织实施电力直接交易,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用能成本。完善新能源消纳市场机制,建立有偿调峰机制,引导发电企业主动调峰,培育具有需求侧响应能力的用电负荷,优化统筹全网调节资源,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加快推动跨区域电力交易,扩大外送电规模。积极探索售电侧改革,有序放开发电计划。

专栏3清洁能源产业优化工程

1.核技术产业。重点建设中科院核创院武威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实验基地、高温熔盐储能示范与应用推广项目、低碳新能源系统示范项目、钍基乏燃料盐干法批处理示范项目等重点项目。

2.新能源发电。加快华能瓜州干河口北5万千瓦等3个风电平价上网项目和首航节能敦煌熔盐塔式10万千瓦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等9个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好国家下达我省的光伏扶贫项目指标。到2020年,全省建成并网风电装机1400万千瓦、光电装机990万千瓦、光热装机110万千瓦。

3.地热能和生物质发电。加大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加大生物质能技术应用,积极推进通渭县、张家川县浅层地热供热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高台县生物质发电、庆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

4.新能源清洁供暖示范。利用弃风弃光电量,开展清洁能源供暖试点示范,建设瓜州县、通渭县等新能源清洁供暖示范工程,逐步在其他具备条件的县市区推广电采暖替代燃煤锅炉采暖。

5.新能源微电网。加快建设玉门经济开发区科陆智能微电网试验示范项目、肃州区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实现清洁能源自给率超过50%,并具备孤网运行能力。

6.多能互补工程。重点推进兰州新区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综合智慧能源工程、甘肃白银银西产业园多能互补、敦煌350兆瓦太阳能熔盐塔式供热电站、玉门科陆光储电网融合验证等项目建设,探索多能互补发展新模式。

7.新能源示范城市。加快建设敦煌100%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力争实现100%消费新能源。积极推进金昌、武威等地新能源示范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提高新能源在城市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四、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高效节水技术应用、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突出问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积极构建循环农业体系,提高农业循环化发展水平。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依据各区域自然条件、功能定位和特色优势,进一步完善沿黄农业产业带、河西农产品主产区、陇东农产品主产区、中部重点旱作农业区、陇南天水南部山地特色农业区、甘南及祁连山高寒牧区一带五区农业发展格局,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更多具有甘肃优势的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产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功能,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推行循环农业生产方式。

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和林业清洁生产,推行高效互补、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推动农村生活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农田废弃物回收利用、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构建农业循环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推进废旧农膜、灌溉器材、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构建全配套回收利用体系。全面落实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推广秸秆-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有机肥-果园(菜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秸秆-基质-食用菌基地-菌糠-生物饲料有机肥-生态养殖和有机农业等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农业。

大力发展壮大粮食生产、设施蔬菜、优质林果业,提升马铃薯、现代制种、草食畜、中药材、酿酒原料等特色优势产业。突出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美,发展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小杂粮、百合、油橄榄等特色农产品。强化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大力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开发认证,建设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进草地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鼓励中央厨房、共同配送等冷链物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应用,大力培育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全面提升冷链物流水平。

大力发展戈壁生态农业。

充分利用河西沙漠戈壁、盐碱地和废弃地等资源,集合光照足、温差大、病害少等独特优势,在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以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以高标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载体,以基质无土栽培技术为核心,集成有机营养枕、水肥一体化、保护地栽培及光伏新能源等系列先进技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初步形成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支撑水平高、综合生产能力强、生态环境友好、产品特色鲜明的戈壁农业产业带,打造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戈壁农业品牌,打造西北乃至中亚、西亚、南亚和中东欧的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

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统筹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环境风貌,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实施以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化改造,提升农产品的加工档次和技术含量。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探索农牧结合、产加配套、粮饲兼顾、种养循环、集约发展的循环农业发展道路。积极推进大宗农产品开展期货交易,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电商企业,促进互联网与循环农业紧密融合。

着力推进三园一体建设。

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三园建设,充分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构建生态农业生产和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等功能相互融合。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些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农村小城镇和乡村旅游点,积极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的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为全省田园综合体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专栏4循环农业发展工程

1.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推动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支持规模养殖场建设粪污收集、贮运、处理、利用设施。建设病死畜禽、水生生物、屠宰废弃物处理设施,因地制宜发展各类沼气工程、有机肥设施,支持在种养大县开展规模化、专业化的生物天然气示范,实施果菜茶有机肥代化肥行动。推进农林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推进废旧农膜、灌溉器材、尾菜等回收利用。

2.戈壁生态农业。在河西地区沙漠戈壁发展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到2020年,新建30万亩高标准设施农业,智能连栋温室150亩,新增优质高效园艺作物产品250万吨,年实现产值120亿元,初步建成设施装备完备先进、科技支撑水平高、综合生产能力强、生态环境友好、产品特色鲜明的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带。

3.国家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进一步发挥甘肃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水土污染较少的独特优势,打造国家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主要建设绿色农牧渔生产、绿色农产品加工、绿色农产品流通、耕地资源保护、农业节水、产地生态环境保护、质量安全与品牌体系建设、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等八大工程。

4.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耕食文化传承工程,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等新兴产业。实施互联网+循环农业行动,积极发展信息化农业、创意农业、工厂化农业。大力培育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到2020年,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家,县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1万家,家庭农场2万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以上,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

5.田园综合体建设。选择部分基础较好的县区,积极探索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主要包括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健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构建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建立农村生态文明发展机制等,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基本完善,生活垃圾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村内道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干净整洁,农民环境卫生意识普遍增强。

6.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加快建设兰州榆中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景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会宁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靖远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白银平川冷链物流中心、张掖高原夏菜冷链物流中心,打造冷链物流示范项目。加快建设临夏绿色清真产业物流园、天水农产品物流园区、武威农产品物流中心等物流园区,建设绿色食品物流追溯平台,推进全省冷链物流标准试点和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工作。

五、发展壮大中医中药产业

发挥我省中医中药资源优势,以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为契机,推动中药材标准化种植、规范化加工、品牌化营销,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中药产业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的特点,提升中医中药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健康甘肃建设。

优化中医药产业布局。

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聚化原则,充分发挥各地中医药资源区位优势,以兰州市、定西市为发展核心,重点建设11个道地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区)、4个中医药产业园区、7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推动中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集聚化发展,形成布局合理、定位科学、功能互补、配套协作的产业布局。

发展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

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以当归、党参、黄芪、红芪、大黄、甘草、板蓝根、枸杞、半夏等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的传统道地大宗药材品种为主,以种植大县为重点区域,扶持建设11个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中药材人工驯养、人工栽培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带动完善肉苁蓉、柴胡、黄芩、独活、羌活、款冬花、秦艽、牛蒡子等特色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

提升中药材加工质量水平。

以资源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加快中药制药企业战略性重组,积极引进国内大型中医药企业,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组建陇药集团,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药材加工企业。深入挖掘道地中药材资源,盘活药品文号资源,筛选发展前景较好的药品批准文号,加大新药研发和中药材品种二次开发,实施当归等道地药材全产业链开发,加快培育现代中医药大品种,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开发保健品、药膳和药食同源中药材等系列产品,扩大中医药生产加工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中医药生产加工集约化、规范化发展,做强做大中医药加工产业。

完善中药材流通体系。

按照高度集聚和相对集中的原则,在陇西建设集仓储物流、市场交易、电商平台、追溯体系为一体的现代化交易市场,推动大宗中药材现货期货贸易,形成全国区域性中药材专业市场。配套建设渭源会川、岷县当归城、宕昌哈达铺三大产区市场,扩大交易规模。依托省内药品流通行业骨干企业,发展药品仓储、物流配送、区域代理等医药流通业,建成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形成立足甘肃、辐射全国的医药营销物流网络体系,打造甘肃中药特色品牌。

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

发挥中药促进人体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劳等方面的保健作用,推进中药向预防、康复、养生保健等方向延伸发展,重点围绕道地药材、优势品种,大力开发保健功能食品、药膳、药妆、功能性日用品等系列产品,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加强中医药服务与当地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拓展中医药产业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增强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功能。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实现卫生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共享,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紧密合作,完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服务网络,发展中医养生养老产业。

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

发挥我省中医药资源和文化优势,办好中国甘肃(定西)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更多岐黄中医学院、医院或中心,扶持优秀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到中亚国家开办中医药服务机构,借助海外设立的中医教育、中医医疗中心等机构,加大与国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的合作,不断完善办医办学经验,推进中医药教育科技文化国际交流和传播,推动成熟的中药产品以药品、植物药、保健品、功能食品等多种方式在海外进行注册,通过以医带药和以药促医,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专栏5中医药产业壮大工程

1.道地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在定西、陇南等地布局建设当归、白条党参、纹党、黄芪、红芪、大黄、柴胡、半夏标准化示范基地,在河西、白银等地布局建设甘草标准化示范基地,在白银、酒泉等地布局建设枸杞标准化示范基地,在民乐县等地布局建设板蓝根标准化示范基地。

2.中医药产业园区。依托技术创新优势、药材资源优势、物流市场优势,重点建设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医药产业创新研发孵化园、兰州新区西部药谷产业园、陇西中药材循环经济产业园、渭源中药产业园。

3.中药材交易市场。围绕大宗品种,在重点产区改造建设10个产地市场,改扩建陇西文峰、首阳中药材市场,建成新型中药材仓储物流园,辐射带动周边县区建成短期产地周转仓储中心。打造岷县中国当归城,建设哈达铺大型药材物流中心。

4.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基地。建设庆阳岐黄中医康复疗养基地,平凉养生文化体验基地、皇甫谧针灸医疗保健基地,天水麦积山中医药休闲养生度假基地、温泉养生基地,陇南山水田园养生基地,定西中医药科普旅游基地。

六、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统揽,聚焦敦煌文化核心,打造永不落幕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抢占文化制高点,积极创建旅游示范区,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景区,全面提升低能耗低排放、综合效益好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逐步实现从经济小省、文化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变。

推动文化产业传承创新。

突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资源宝库的定位,发挥敦煌文化、先秦文化、丝路文化、始祖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人文资源优势,保护传承优秀文化,打造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加快推进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建设。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打造国际敦煌学中心,推进先秦文化保护、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等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数字敦煌工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设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积极申报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加强文化资源优势转换,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进精品旅游目的地建设。

围绕打造丝绸之路旅游黄金带,深入挖掘甘肃特色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突出自然资源和气候跨带特色,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和内涵,集中打造连接贯通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的4线1区精品线路,即以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金昌为节点的丝路旅游精品线,以兰州、白银为节点的黄河风情线,以甘南、临夏为节点的民族风情线,以天水、定西、平凉、庆阳为节点的陇东寻根访祖旅游线,以陇南为重点的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坚持区域化联动、组团化发展、一体化推进,以4线1区精品线路为轴,由线扩面,形成板块联动、各展所长、错位发展的五大区域旅游目的地,即河西走廊精品丝路旅游目的地、兰白黄河风情体验目的地、陇东华夏寻根旅游目的地、回藏民族特色旅游目的地、陇南乡村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积极推动当周草原、兴隆山、崆峒山、鸣沙山月牙泉、黄河首曲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强化生态旅游示范带动。

加快推进旅游全域融合发展。

实施文化旅游提升工程,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大型文化传媒企业,组建旅游投资集团,高起点规划发展全域旅游,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推进区域内资源、产品、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到2018年底创建14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全省40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中一半以上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突出乡村特色,建设美丽家园。培育发展自驾、低空、户外、徒步、冰雪、运动体验等新型旅游业态,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

强化基础设施和旅游业配套功能。

加快落实《甘肃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连接道路建设实施方案》,到2020年,全省5A级景区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连通,具备条件的4A级景区通一级(一幅)公路。深入实施《丝绸之路甘肃省交通房车露营地发展规划》,推动各地规划建设房车自驾营地和交通驿站。加快兰合、银西等干线铁路建设,与周边区域铁路环线实现联接。加快兰州、嘉峪关、敦煌三大空港建设,建成运营陇南成州机场,新建武威、平凉、临夏等机场,推进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加大标准化旅游厕所建设力度,加强游客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实现旅游咨询服务全覆盖。实施旅游发展环境优化工程,推进以大景区为重点的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旅游环境。

专栏6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工程

1.特色文化旅游基地。按照235景区体系布局,力争2020年打造20个体量大、旅游项目多、吸纳能力强、四至范围清晰、空间连贯完整、功能配套完善、管理统一顺畅、游客停留时间长的大景区。通过大景区示范带动,建设30个精品景区、50个特色景区。集中建设20个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扶持发展20个以上生态文化旅游骨干企业,保护开发30个生态文化旅游名城名镇,落实抓好50个重大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2.公共服务保障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及国道、省道至A级景区连接道路和房车露营地建设,到2020年,全面实现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之间、景区与依托城市之间、景区连接主要公路之间二级以上公路贯通,全省拥有200个左右的房车营地和100个左右的交通驿站。加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在3A级以上景区、重点乡村旅游区以及机场、车站等合理建设旅游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到2020年,新建改建标准化旅游厕所约2000座。

3.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改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打造陇上美丽乡村、西部好客人家品牌,推进乡村观光旅游向乡村休闲度假和乡村生活体验转型升级。到2020年,全省建成1000个旅游专业村,20000户农家乐,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200亿元,吸纳50万农民就业。

4.生态文化旅游工程。推进庆阳岐黄周祖医食养生保健基地、平凉崆峒山道教文化养生基地、皇甫谧针灸保健养生基地、天水自然生态和温泉养生基地、陇南山水田园养生基地、定西道地中药材科考旅游基地等建设。加强冶力关、麦积山、崆峒山、兴隆山等国家森林公园,黄河首曲、张掖湿地、尕海湿地等国家湿地公园,敦煌雅丹、张掖丹霞等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开发森林生态、休闲度假、养生避暑、户外运动探险、科普研学等旅游产品。

5.品牌营销工程。围绕精品丝路如意甘肃整体形象,大力推介丝绸之路、九曲黄河、寻根访祖等系列旅游产品,积极宣传推介森林生态、休闲度假、养生避暑、自驾房车、生态观鸟等绿色旅游产品,全面开拓海内外客源市场,努力扩大甘肃旅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七、巩固拓展通道物流产业

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区位优势,巩固和发展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优势,推动环境影响小、综合效益好的物流业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商贸业及循环农业融合发展,抢占通道制高点,促进物流业国际化、信息化、高效化和绿色集约发展。

加快西向通道物流建设。

围绕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充分发挥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主通道和大动脉作用,依托兰渝、陇海、兰新、包兰、青藏线等国家铁路在我省形成的交通枢纽优势和物流节点功能,以省会兰州为核心,加快天水、平(凉)庆(阳)、金(昌)武(威)、酒(泉)嘉(峪关)物流枢纽建设,提升重要节点城市枢纽集散功能,推动全省高铁经济带、兰州空港临空经济发展,构建一中心四枢纽五节点现代物流产业布局,整合提升天马号、兰州号、嘉峪关号国际货运班列运营能力,打造中欧货运班列知名品牌,重塑西向通道枢纽和物流优势。

加快中新南向通道建设。

加强落实《渝桂黔陇四地政府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框架协议》,全面启动中新南向通道建设,联通南向通道,畅通西向通道,实现一带与一路、西南与西北、中西亚与东南亚的互联互通。整合渝新欧、蓉新欧、郑新欧、西新欧等国际班列货运资源,建设兰州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列车编组站,集中打造面向中东欧、中亚、南亚的国际物流通道枢纽和国际班列货源集散地。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建设广西临海飞地经济区,研究制定我省在广西建设临海飞地经济区规划,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投资发展外向型产业。

加强物流枢纽设施建设。

打造一带一路重点节点城市带,突出兰州枢纽城市位置,强化铁路场站、机场枢纽、公路场站等设施的分工协作,建成一批能够承担多种运输服务功能的综合性客货运输枢纽站场。加快建设兰州、武威、天水三大陆港和兰州、敦煌、嘉峪关三大空港,推动建设甘肃省兰州物流中心,着力建设皋兰公铁综合物流产业园、兰州国际港务区多式联运物流园、苏宁兰州地区管理总部物流中心等物流园区,支持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具有海关、质检等功能的铁路口岸建设,加强与港口、机场、公路货运站以及产业园区的统筹布局和联动发展,形成水铁、空铁、公铁国际多式联运体系。

创新运输服务模式。

围绕物流链全流程,强化运输、仓储、配送、通关、结算等环节高效对接,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调整运输结构,合理配置各类运输方式,鼓励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与中欧班列和南向班列有效衔接,提高铁路和水路运输比重,发展钟摆式、集团式物流模式,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组建省级物流平台公司,建立完善跨区域合作发展机制,组织开行冷链物流国际班列,选择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建设境外物流园区(中心)。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统一配送等先进的物流组织模式,提高储运工具的信息化水平,减少返空、迂回运输,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鼓励采用低能耗、低排放运输工具和节能型绿色仓储设施。

推进便利化大通关。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关建立国际合作机制,推进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推动全国通关一体化,扩大海关间监管结果参考互认、商签海关合作协定等,推行中欧经认证经营者互认合作,提高通关效率。加强物流标准化、循环化建设,在全省普及应用货运技术标准。加强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建设,建立班列沿线检验检疫机构间出口直放、进口直通制度,实现沿线通报、通检、通放,实施进境口岸检疫、境内全程监控、出境直接核放监管模式。

专栏7通道物流产业拓展工程

1.完善流通网络。以中新南向通道为依托,推进海港、陆港、空港、内河港、信息港五港联动,加快兰州、天水、武威三大国际陆港和兰州、嘉峪关、敦煌三大国际空港建设,深化与境内外口岸、内陆与沿海、沿边口岸的战略合作,积极构建服务于全球贸易和营销网络、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支撑体系。

2.绿色物流服务。推广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运输车辆和装卸设备,鼓励应用电动等新能源运输配送车辆,建设加气站、充电桩等绿色交通能源配套设施。

3.先进技术装备应用。采用无线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不停车电子缴费系统、自动分拣、可视服务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强化物联网+全程监管。推进铁路、公路、民航、邮政、海关、供销、安全生产、检验检疫等行业系统和物流企业信息系统间信息联通。

4.物流标准化建设。推动货运标准化电子货单、托盘标准化、集装箱标准化、集装袋标准化等技术标准在全省普及应用,建立托盘共用体系,推进管理软件接口标准化。

八、积极培育数据信息产业

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互联网+行动,加快谋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信息港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产业基地,抢占信息制高点,实现共建丝路信息港、共享陆海大数据,全面提升我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信息枢纽的战略地位,培育壮大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的数据信息产业。

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建设宽带乡村工程,继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提升中小城市及乡村光纤宽带网络接入能力,不断完善宽带光纤、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建设,力争推动国内互联网交换节点落户我省,夯实我省作为区域性信息通信重要节点枢纽的基础条件,加快构筑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

提升大数据支撑能力。

推进兰州新区、金昌、庆阳等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信息港,形成以甘肃为支点,面向中西亚、南亚及部分中东欧国家,服务西北的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产业基地。依托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汇聚、交换、共享,在重点领域开展大数据示范应用,培育发展大数据相关产业。加强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挖掘等关键技术研发,发展大数据在工业、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促进就业等领域的应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打造物流商贸信息平台。

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搭建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数据库,提升服务南向通道、联动东盟经贸交流的信息互通能力。建成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资源流通与数据交易服务平台,打造面向中西亚、中东欧、南亚的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动我省与中西亚、南亚、中东欧国家的信息走廊建设。加快兰州、陇南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搭建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培育本地商务交易平台和服务平台,实施一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项目。

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围绕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应用需求,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和产品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我省软件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加快工业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积极推进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提升两化融合水平。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交通等行动,在政务服务、社会管理、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精准扶贫等重点领域开发具有品牌优势的行业特色应用软件,带动应用软件产业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北斗导航定位基准信息服务平台,形成覆盖西北、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数据服务与应用示范,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建设中医药信息服务平台,打造可辐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医疗信息服务产业。

专栏8数据信息产业培育工程

1.大数据产业。以甘肃省大数据有限公司和大数据研究院为依托,开展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促进信用、交通、医疗、教育、环境、安全监管等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推动大数据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发挥物联网技术在生产过程、交通物流、质量追溯、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形成集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市场应用于一体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2.软件产业。依托甘肃万维、甘肃紫光、甘肃万桥等骨干企业,结合实施互联网+行动,以工业软件、行业解决方案、嵌入式软件、数字内容服务、软件服务外包等为重点,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聚集区。围绕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应用需求,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和产品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我省软件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3.信息服务业。加快兰州、白银、敦煌等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云计算中心、西部数据存储中心、遥感图像解译中心、大数据决策服务平台建设。开发整合数据资源,积极培育数字媒体、数字创意等网络内容服务新业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创意产业。结合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农业、交通、环保等重点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

4.北斗技术及应用产业。以甘肃众力厚德北斗公司和甘肃中寰卫星导航公司为依托,推动北斗导航与移动通信、地理信息、卫星遥感、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开发北斗应用增值服务、软硬件产品及导航定位设备,推动在智慧城市、交通运输、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测绘勘探、社会服务等重点行业及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九、协同推进军民融合产业

全面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入挖掘我省军工产业基础优势,建立健全军地协调机制和需求对接机制,完善军民融合政策体系,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推动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格局。

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

依托中航科技集团、中核集团等在甘科研院所企业的技术研发优势,加快推进兰州、天水、白银等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打造军民融合创新平台。整合军民创新资源,开展以重大学科目标为牵引的技术研究,重点推进电子信息、含能材料、人工智能、高端材料、遥感测绘等重大军民融合前沿技术协同创新。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组织模式和运作方式,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军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联盟,鼓励全产业链军地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协调推进军工优势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形成推进科技创新整体合力。

促进军民产业融合发展。

深入挖掘航天航空、特种化工、军工电子3大优势产业潜能,实施一批军民融合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品牌示范性效应的产品和产业园。加快推进核应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应急与公共安全、军工服务等新兴产业融合,带动传统产业高新化发展。推进核能清洁利用、乏燃料后处理,带动相关产业规模集约化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激发民参军整体活力,强化军地人才融合,着力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

强化基础设施共建共用。

进一步完善经济建设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军事需求对接机制,贯彻国防要求,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完善战略战役公路通道及联络线布局,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和地区性交通枢纽的国防功能,改善部队机动条件。支持气象、测绘地理信息、信息资源、城市防护体系等基础设施共建共用。

深化国防动员融合发展。

按照建用一致的原则,科学确定应急应战力量的建设种类和数量,加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相关救援知识技能培训、技术研究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性灾害的能力。统筹国防动员、政府应急数据资源,完善潜力调查指标体系,建立应急应战潜力数据管理平台。围绕实施精准动员、体系动员和规范动员,完善重要物资和装备动员体系,实现保障资源共享和保障效益的最大化,推动国防动员综合能力提升。

专栏9军民融合产业工程

1.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在兰州、白银、天水先行开展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科研、军工技术和产业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通过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应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军地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军民技术协同创新、军地人才培养使用、国防动员能力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

2.核技术产业园。积极落实国家核能发展战略,加快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建设,打造现代化核工业高科技产业园区和重点实验室。

3.航空航天产业。加快五一〇所电推进系统研究试验基地建设,推动空间电推进系统生产研试,提升卫星及深空探测能力;推动兰飞公司建设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及部件、航空电作动系统、航空电机和照明系统等产业升级项目,加快神龙公司500架无人机及轻型通用飞机生产基地项目建设。

4.军工电子化工产业。积极构建军地一体化电子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围绕超高频真空、微波、雷达、仿真等前沿技术,拓展应用范围和使用领域,支持长风电子建设军民两用电子装备外场测试场。加快特种化工产业发展,促进民爆生产线升级改造和成套制造装备建设。

5.军民融合装备制造。促进民口单位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推动省内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等军工央企的战略合作,支持军用方舱、军用综合保障车、专用作业车和房车产业加快发展,支持铝合金、特种固体润滑和防护材料等新材料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加快推进3D打印等军民融合高端装备制造中心建设。

十、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产业

围绕实施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和互联网+制造行动计划为主线,大力发展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技术等绿色新兴产业,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促进传统制造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提升先进制造产业发展水平,逐步形成绿色、智能、协同制造为特征的先进制造模式。

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

依托我省原材料产业基础和优势,围绕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石化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突破新材料规模化制备的成套技术,加大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延伸拓展产业链,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端结构材料、电池材料等绿色低碳新材料,加大对可循环利用新型绿色建材的开发研究,大力发展低碳、绿色、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结合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和互联网+协同制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工业云平台建设,发展云制造、云设计等制造业新模式,促进工业物联网应用,强化工业大数据集成应用,提高信息化综合服务能力。支持创建智能工厂,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聚焦资源共享协同,满足个性需求,发展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制造。推动智能制造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着力提升石化装备、新能源装备、电工电器、数控机床、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集成电路、重离子加速器等先进装备制造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系统集成和配套能力,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

加快预防用疫苗、治疗用生物制品、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和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关键技术研发,开发具有重大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和生物制品,积极发展新型疫苗、血液制品、基因工程药物、治疗用生物制品等生物制品;依托畜牧资源优势,加大动物类生物制药原料药提取技术研发,推动药物创新和高端制剂开发,推动试剂原料和中间体产业化。积极研发新型诊断试剂盒、快速检测试剂盒、生物芯片等体外生物诊断检测新产品,发展医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各类新型骨科替代及修复材料等生物医学材料,推进植介入材料及制品研发和产业化。

专栏10先进制造产业升级工程

1.绿色低碳新材料。发展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新材料、铜基电工材料、高端电镀材料、贵金属粉体材料以及贵金属催化剂等系列产品。拓展稀土新材料应用领域,促进稀土加工分离材料向高端产品延伸。开发结构性、功能性新型钢材、轻质高强度合金材料。发展高强型碳纤维原丝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拓展碳纤维在航天航空、军工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发展绿色镀膜新材料、新型核辐照材料、石墨烯、高性能炭/石墨材料等新型材料。发展节能、节材、轻量化、高品质新型绿色建材产品。

2.石油化工装备。大力开展高端智能、石化通用装备通用控制软件平台等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加快研发自主品牌加氢反应器、螺纹锁紧环换热器、隔膜换热器、多股流绕管式换热器、乙烯裂解炉、在线分析仪表、高压泵液力端高压流体元件、分段压裂用可溶球、伽马相分率传感器、油田数据智能采集计算机等关键设备,提升关键部件的质量稳定性和批量生产能力。

3.新能源装备。提高风电、光伏光热发电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建设酒嘉、金武风电智能化整机成套设备产业化基地,形成智能化风电整机成套设备研发制造体系。加快推进光伏电源组件项目建设,发展高性能太阳能选择性吸收真空镀膜、太阳能集热系统,形成太阳能发电设备完整产业链。

4.电工电器装备。重点发展智能高中低压电器元件、高中低压开关设备、大型传动装置用高效节能调速系统、电气传动控制设备及自动化装置、大功率变流器和智能化控制器等电工电器产品和成套设备,开发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电动汽车领域智能配电用电设备。

5.集成电路产业。以天水华天、天光、华洋等企业为重点,加大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和元器件工艺技术研发,提升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新型功率器件和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能力,延伸发展集成电路专用封测设备模具、高端引线框架、半导体封装材料等配套产品,打造西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基地。

6.高档数控机床。重点发展大中型智能专用数控精密机床,鼓励开发推广柔性加工单元、柔性制造系统,大力发展大型、精密、智能、高速数控锻压机床和重型、超重型智能数控锻压机床以及自动剪切等装备,开发复合加工机床及自动生产线,加快形成天水数控机床产业聚集区。

7.现代农机装备。发展种子机械、大型耕作机械和高效节水灌溉装备,扩大种子精选机、包衣机械、烘干设备生产,加快发展大型高效耕作机械、收获机械、排灌机械、大规模设施农业装备,提升大马力拖拉机、多功能联合收获机、现代农具等先进农机具制造技术水平,逐步降低高端产品进口依赖程度,提高农机产品开发和制造水平。

8.生物医药。依托兰州生物所、中农威特、中牧兰州所等龙头企业,促进本地传统优势产品的研发升级,加快人用疫苗升级换代,推动新型疫苗(包括治疗性疫苗)研发及产业化。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入驻。加快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加快诊断用生物试剂研发及产业化。

9.重离子技术应用。启动建设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新区大科学装置示范园、中科院科近泰基医用重离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重离子束辐照应用与成果转化项目等重点项目,加快兰州重离子医用加速器产业化及应用示范基地、武威重离子治疗示范中心建设,打造国家级重离子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园,辐射带动重离子相关产业发展。

第四章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为根本目标,站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政治高度,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深刻汲取甘肃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教训,抓好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快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坚决完成生态环境保护这项基础性、底线性任务,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一、优化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布局

认真落实《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十三五实施意见》,构建河西祁连山内陆河、南部秦巴山地区长江上游、甘南高原地区黄河上游、陇东陇中地区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和中部沿黄河地区生态走廊等四屏一廊生态布局,努力打造生态安全大屏障。实施分区域综合治理,河西内陆河地区重点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对冰川、湿地、森林、草原进行抢救性保护,全面保护戈壁沙漠,建设沙化防治及沙产业示范区。南部秦巴山地区加强水土保持和山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加大森林、湿地、河湖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甘南高原地区以水源涵养、草原治理、河湖和湿地保护为重点,加大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地区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及地质灾害防治,保护和修复森林、草原、农田等生态系统,实施革命老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中部沿黄河地区以水土流失防治和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护林带建设和大气污染治理。

二、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

全面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等重大生态规划。加快祁连山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实施保护区矿业权、水电设施、草原生态、旅游设施、交通基础设施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完善祁连山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好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和母亲山。推进黑河、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敦煌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推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董志塬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实施甘肃东部百万亩土地整治、泾(河)渭(河)元城(河)流域建设。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清理整治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区,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推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各类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促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良性发展,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实现有序休养生息。加快祁连山、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将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先行区域、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域以及生态系统修复样板区域,将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域、生态价值实现先行区域以及世界生态教育展示样板区域。按照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业权分类退出办法,通过注销、扣除、补偿等方式退出矿业权,抓好窑街煤电集团天祝煤业有限公司扣除式退出方案实施。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和地理测绘,准确采集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建立生态大数据平台。统筹推进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加大产业、教育、光伏、就业促进等扶贫开发力度,实施精准扶贫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新举措,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围绕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有序推进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落实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全面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清晰界定全省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守资源消耗上限和环境质量底线。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广疏勒河流域水权试点经验,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体系,加快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探索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开展祁连山生态补偿标准体系、生态补偿资金渠道和建立利益双方责权相配套政策框架试点工作,用足用好财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政策,鼓励生态损益双方自主协商补偿方式,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支持力度。严格土地及耕地、水、草原、湿地、矿产等资源管理,严格落实能耗、水耗、土地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探索推行公安+环保相结合模式,在重点保护区实行管委会管理机制,全面推行5级河长制,适应统筹解决跨区域、跨领域、跨部门环境问题新要求。

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全面开展全省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突破行动,落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及处理体系。完善污水处理体系,大力整治和美化市容村貌,不断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提升城乡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全省海绵城市建设,推广应用白银市地下综合管廊国家试点城市建设运营经验模式。落实国家关于限塑相关规定,积极消除白色污染。推动农村改水改厕等工作,实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加强畜禽养殖配套设施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成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严格执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和考核,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完成全省范围内燃煤锅炉淘汰整治清零任务,着力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推动油品配套升级,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控制。持续加强工业企业环境监管,有序推进城市主城区重污染企业环保搬迁,推进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全面完成污水处理厂运营达标,通过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不断加大好水保护和劣水治理力度,巩固改善重点区域水生态环境。有序开展水源地规范化建设,2020年前,地级城市建成第二水源或备用水源。加强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以白银、陇南等重点防控区域为重点,推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开展典型受污染农用地、污染地块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第五章创新政策供给,强化措施保障

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强化绿色金融和政策支持,严格督查考核,突出示范引领,积极营造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完善法规制度体系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形成多领域、宽层次、较完备的法制支撑和制度体系。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强化主体功能区定位,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全面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研究建立矿产资源国家权益金制度,加快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补偿的原则,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探索政府购买生态产品及其服务,鼓励生态损益双方自主协商补偿方式,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建立转移支付资金安排与绩效考核挂钩分配制度。

二、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充分认识新时代构建全省生态产业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把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进绿色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专业化能力和本领。坚持专项督查和审计相结合,督企和督政相结合,抓常抓细抓长相结合,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市州政府要切实履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主体责任,按时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组织实施好绿色生态产业重大建设项目。省直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强化责任担当,主动作为,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分解规划任务,按年度列出工作计划,整合本部门资金支持本行业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并负责指导推动市州实施。

三、强化绿色金融支撑

充分发挥金融在生态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及支撑保障作用。大力支持金融机构绿色化发展,稳步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推广。规范和支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建设,统筹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引导和鼓励发行绿色债券,扩大绿色保险覆盖面,支持绿色企业上市挂牌。探索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企业环保信息共享体系,逐步加大绿色信息披露力度,适时强化绿色金融风险防控,鼓励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绿色产业和生态环境治理。构建凸显生态特点的绿色金融体系,制定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加大金融对生态项目的融资支持,促进绿色产业、生态环境治理和金融深度融合,建立全省大生态项目名录和项目库,支持环境效益显著的项目纳入大生态项目库,加大金融对大生态项目的融资支持,稳步扩大绿色金融规模,支持、引导、促进和服务全省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四、加大精准施策力度

创新政策供给,健全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从财政金融、投资政策、价格政策、土地政策、环境政策、运营监管等方面实施政策创新,积极营造有利于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促进各类要素聚集绿色发展。对符合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企业和产品,落实现有各类鼓励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投资、价格、土地、规划、环保、能源等优惠政策。深化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居民生活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健全能够有效覆盖成本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运营机制。落实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生态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上下游企业相互参股、持股,推动产权主体多元化。完善人才政策,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生态产业。加快政府放管服改革,营造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公平法治便捷透明的市场环境。

五、严格监测评估考核

坚持差异化主体功能定位和全省生态产业统一布局相结合,生态经济考核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有机结合,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完善生态环保基础数据采集体系,建立统计核算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督查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将其作为市州政府和部门领导班子工作实绩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并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绩效考评范围,增强生态担当和绿色发展意识。将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与政治巡视、环保督查等紧密联系,结合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责任审计试点,建立生态文明定期不定期督查巡视制度,对造成生态损害的领导干部实行终身追责。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制度,加强对生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跟踪统计监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适时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确保评估结果准确性。

六、构建绿色技术体系

以建设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抢占技术制高点。加快科研机构改制改革,组建科技投资集团,积极推动科研机构去行政化,建立符合创新规律、职能定位清晰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加强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开展清洁生产和绿色化改造、能源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对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决定性作用,加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力度。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综合集成创新能力,加强工艺创新与试验。支持生态产业领域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加强生态产业基础研究、试验研发、工程应用和市场服务等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突出科技人员主体作用。打造兰州国际知识产权港,搭建知识产权服务交易平台,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及产业的有效融合,提高知识产权价值和转化实施率。

七、加强试点示范引领

积极推进甘南州、定西市、兰州市、酒泉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张掖市、陇南市、甘南州、临夏州、永靖县、渭源县、天祝县、泾川县、环县、敦煌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以及临夏州和康县、环县、民勤县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开展永昌、永靖、玛曲、徽县和庆城省级生态屏障典型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市县政府主体作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结合文明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气候适应性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试点建设,发挥政策协同效应,积极探索实践,大胆创新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发展模式,推动全省产业发展方式和生态治理模式转变,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谱写美丽中国甘肃新篇章。

八、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价值取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加强教育培训,把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相关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培训内容,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强对生态产业体系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和解读,加大节能宣传周、低碳活动日等主题宣传力度,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大力弘扬生态道德,广泛宣传绿色理念,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快速发展的优良环境。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