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

法律法规网 佚名
法律法规网 北京政府网  法律法规网 2017-09-07 15:02:59  评论()

文件名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

文件编号:京教基一[201714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京教基一〔2017〕14号

各区教委: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培养良好习惯,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委研究制定了《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7年9月4日

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7——2019年)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品德形成和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一直以来,北京市高度重视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取得了一定成效。为适应北京市“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制定《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以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以下简称《守则》)和《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16年修订)》(以下简称《规范》)为目标,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整体谋划、统筹推进中小学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遵循规律。养成教育要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坚持循序渐进,强化正面引导,规范日常行为,立足平时,使学生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良好习惯。

——坚持强化实践。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明确、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磨炼坚强意志、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坚持注重实效。注重养成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

——坚持协同育人。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家庭基础作用、社会支持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合力。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加快形成社会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

(三)主要目标

——建立并完善中小学养成教育制度机制,构建养成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体系,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提升学校、家庭养成教育能力和水平。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实施《行动计划》,重点教育引导学生在思想情感、生活卫生、学习求知、文明礼仪、遵纪守法、健康安全、勤俭环保和志愿服务等方面养成良好品行和习惯。

二、重点任务

(一)学生良好习惯培养计划

深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日常训练巩固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学习规范、纠正行为、形成习惯、知行合一。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依托“一十百千”工程,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走进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走进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开展“学规范正行为养习惯”主题教育宣传月活动。每年春秋季开学第一个月,以落实《守则》和《规范》为目标,集中开展“学规范正行为养习惯”主题教育宣传月活动。各中小学通过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熟知并理解内容要求,培养学生生活卫生、学习求知、遵守规则等习惯。

——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等为重点,结合传统节日,通过主题班队会、社团活动、社会大课堂等途径,开展人格修养和社会关爱教育,引导学生理解、认同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开展“迎冬奥会做文明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抓住迎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有利契机,集中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提高文明意识、增长礼仪知识、遵守礼仪规范,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风采。

——开展“文明礼仪标兵”“文明礼仪小使者”“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树立学生身边的美德和文明榜样。组织学生学习榜样事迹,引导他们从日常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美德标兵,提升道德修养。

(二)教师育人能力提升计划

按照“四有好教师”和“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养成教育能力,引导教师行为世范,做出表率。

——开展养成教育专题培训。依托中小学德育干部大讲堂活动,邀请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育专家,开展养成教育系列专题培训,提高德育干部开展养成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同时,开展中小学养成教育经验交流研讨活动,挖掘和推广区、校养成教育成功经验。

——开展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展评活动。通过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评选与展示活动,引导班主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养成教育为主题,研究设计有针对性的主题班队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习惯养成。同时,开展新童谣编唱、校园剧创作等展评活动,引导班主任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和载体,增强养成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树立“身正为范”教师榜样。开展“学生喜爱的班主任”评选活动,树立具有良好师德,并以自身示范带动学生文明素养提升的优秀班主任典型,引导班主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教师形象。

——强化教师师德考核评价。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考核评价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引导广大中小学教职员工强化行为示范意识,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做学生的表率和楷模。

(三)学校养成教育促进计划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强化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养成教育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丰富育人课程、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养成教育常态化开展。

——建立养成教育长效机制。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重要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明确各年级养成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在活动设计、教学改革、教材研发、师资配备、课时保障、考核评价等方面作出安排,有目的、有步骤地推动养成教育各项任务落实。

——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作用。做好《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发掘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课程和少先队与共青团活动中蕴含的养成教育内容。依据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围绕各学科课程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发挥学科教师的育人作用。

——推进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领导班子建设、思想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整洁优美环境等指标内容,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与学校文化建设密切结合,不断挖掘养成教育积极因素,提高师生道德品质、文明素养和民主法治观念,提高校园文化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教基一厅函〔2014〕14号)精神,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开展养成教育优秀成果征集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开展养成教育优秀成果征集与展示活动,及时发现典型实践案例,搭建展示交流平台,推广成功经验。引导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职工树立全员育人意识,自觉成为学生养成教育的示范者、参与者,结合工作岗位实际,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方法,提高养成教育实效性。

(四)家、校养成教育协同计划

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育人作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协同推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养成教育体系。

——加强家庭养成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在中小学普遍建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推动家长教师协会建设,依托家长学校等组织,加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丰富指导服务内容,以养成教育为重点,提升家长养成教育能力水平。推进网上家长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网上家长学校课程体系,增加养成教育课程案例推送,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家长的教育服务需求。

——开展“重家教树家风传美德共育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家庭教育大讲堂·校园行”“家校共培育亲子共成长”家庭教育主题班队会等6项活动,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养成教育合力。中小学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家庭教育讲堂,引导家长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树立家庭养成教育榜样。联合市妇联、首都文明办、市关工委等相关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最美家庭”“好家长”评选活动。深入挖掘、选树和表彰在养成教育方面优秀的家长典型,宣讲最美家庭和好家长养成教育故事,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传播现代家庭文明新风。

——开展“志愿家庭”服务活动。联合团市委、首都文明办、首都志愿服务联合会等社会部门,依托“志愿北京”网络平台,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注册成为实名志愿者,利用寒暑假和空余时间以家庭为单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将养成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辐射到社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

(五)行政管理机制创新计划

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强化行政推动,注重科研引领,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育人体系。

——强化政策引领。市教委研究制定全市中小学养成教育行动计划,明确养成教育主要目标、学段重点目标,确定整体实施方案。各区教委按照《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推进时间表,确保《行动计划》有序开展、有效落实。

——建立工作机制。市教委负责推进《行动计划》落实工作的全面部署和监督指导。各区教委根据《行动计划》要求,细化工作安排,建立和完善养成教育管理、评价、激励等各项工作机制,加强对本区学校实施养成教育的检查指导。

——开展视导评估。每年春秋季开学第一个月,市教委对各区落实《行动计划》的情况开展专项视导,查找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将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纳入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水平监测体系,及时把握养成教育成效。各区教委和学校注重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定期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力求达成养成教育预期目标。

——加强科学研究。市、区德育科研部门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提炼,为养成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开展基础性调研,发现养成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力度,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同时,指导学校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总结养成教育规律,推广成功经验。

——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市教委通过组织开展“德育工作区校行”活动,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树立养成教育工作典型,展示区校特色,宣传成功经验。各区在充分梳理总结本区养成教育工作经验和特色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展示交流主题、内容和形式,积极打造区域养成教育品牌。各区教委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区级展示交流活动,为中小学校提供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与展示机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养成教育摆在突出位置

充分认识养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组织管理,区教委指定专门科室和人员负责本区养成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学校强化“一把手”负责制,成立由校长或书记任组长的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并吸纳一定比例的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作为领导小组成员。

(二)保障经费投入,为养成教育发展提供支持

根据《行动计划》的实施需要,各区和学校要加大对养成教育经费的投入,把养成教育作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予以统筹考虑,将养成教育经费纳入区和学校年度预算。把教育经费更多用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上。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

全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多样化、分层次地开展《行动计划》的宣传解读活动,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要求,营造舆论氛围,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自觉践行。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区校开展养成教育的工作举措和积极成效,营造全社会关注中小学养成教育、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7年8月25日

附件:北京市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学段重点目标(试行)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