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关于西吉县2014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西政发〔2014〕215号
固原市人民政府:
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2014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要求,我县责成国土、农牧、统计等相关部门,对2014年耕地保护目标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自查自验。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4年耕地保护目标任务落实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年初与市人民政府签订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细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了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截至目前,全县耕地保有量174.75万亩,基本农田140.1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地块1622块,保护率为80%。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及时调整成立了由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国土、财政、农牧、发改、水务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耕地保护工作中的存在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在县国土局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管理的日常工作。把耕地保护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最严格的目标责任管理,年初,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各乡(镇)与各行政村、村与农户分别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140.1万亩基本农田面积全面落实到乡、村、组、户,层层都明确了保护责任人、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保护责任。
(二)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耕地保护意识。利用“地球日”、“土地日”和“宪法宣传日”在县城和主要乡镇开展集中宣传咨询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共发放宣传材料3万余份,组织宣传车辆深入全县19个乡(镇)机关、学校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发放耕地保护等宣传材料10万余份,印制发放书籍1000余册。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制发关于保护耕地的手机短信4000余条。在全县19个乡镇建立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置栽界桩2200根、双立柱301个,设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碑19面,广告宣传牌(擎天柱)1个,将耕地保护相关内容和措施等予以公示。利用县有线电视进行宣传,坚持每周滚动播放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使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家喻户晓,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深入人心,提高了全民耕地保护意识。
(三)规范基础工作,切实加强耕地资源保护。一是加强目标考核,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考核,下发了《西吉县2014年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指标解释及考核办法》等文件,建立完善了基本农田目标责任考评制度。同时,进一步加强“软件”建设,健全制度,制定完善了《基本农田定期巡查制度》等9项制度。坚持“占一补一”原则,在新增建设用地项目报批前,先制定补充耕地方案,并明确补划基本农田的位置、面积、质量。二是严格审批程序,从严控制用地规模。严格执行占用基本农田审批制度,切实实行基本农田“五不准”。坚持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按土地利用计划办事。对于不符合规划用途的,坚决不予办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手续,基本消除了建设占用耕地的随意性。三是合理规划,土地整理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在红耀、田坪、新营等乡实施“占补平衡”项目,完成补充旱耕地22635亩,今年项目已完成验收入库;在马莲乡完成补充耕地5890亩;并积极实施占用水浇地的补充工作,在平峰镇葛岔村、王庆村补充水浇地2894亩,项目已完成立项批复、区级评审等前期工作,正在准备招标实施;2015年补充水浇地项目已初步选定兴隆镇、王民乡等五个片区约7000亩,已完成设计准备工作。四是完成了西吉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估工作,为今后全县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严格执法监察,严肃查处耕地违法案件。按照“预防在先、早发现、早制止”的原则,认真落实动态巡查责任制,制定下发《关于落实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分片包干责任制的通知》,明确了“责任区域”和“责任人员表”,有效的实现了“关口前移,提前介入”。截至目前,共实施动态巡查237次,巡查覆盖率达90%。查处违法案件21宗,面积258.7亩,收缴罚没款415925.4元,制止违法用地17起,面积9亩。选聘村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息员301名,统一开展岗前培训,明确职责、任务等,为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打算
一年来,我县耕地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群众耕地保护意识不强、执法监察执法力量薄弱等问题。今后,我县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西吉县百万亩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对全县140.1万亩基本农田分期逐步整治,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率。
二是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力度,严厉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充分运用执法监察保护基本农田。
三是加大土地整理工作力度,进一步服务好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
西吉县人民政府
2014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