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593号建议的答复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近年来,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并把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是加强政策指导。近年来,农业部先后推动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2014-2018年)》《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为我部重点工作之一,印发了《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到 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
二是支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农业部不断强化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建设,连续多年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和涵盖不同主导产业类型的现代生态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2015年把浙江确定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整省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大力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有力促进了农产品产地安全,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初步形成了省、市、县、基地的现代生态农业典型带动体系。财政部为有效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推动作用,实现精准开发、规模开发,积极支持地方通过建设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发展高效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对各地农业综合开发优势特色产业规划确定的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关键环节、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扶持、连续扶持。
三是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部署,联合印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扶贫指导意见》,按照产业选择精准、经营方式精准、支持方式精准、贫困人口受益精准的要求,指导各地可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生态农业扶贫工程。
四是优化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财政部等部门推动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明确要求各省2016年选择部分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并于 2017年推广到全部贫困县。贫困县可结合脱贫攻坚规划和各部门专项规划,在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内,提出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资金方案。相关资金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调整用途,各部门应予以认可。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继续大力支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支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循环农业示范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建立示范样板,总结提炼技术模式,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普及农村沼气,在北方适宜地区建设“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在南方适宜地区建设“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在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大力推进秸秆全量化利用,实施农田残膜回收与资源化利用。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将按照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大力支持发展高效农业和有机绿色农业,通过对优势特色产业的扶持,推动形成资源比较优势大、产业链条延伸长、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加强涉农资金整合。财政部将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地方试点工作的指导,帮助地方准确领会中央对试点工作的要求,科学编制脱贫攻坚计划,合理安排项目和资金,并强化资金使用管理,促进提升财政投入的脱贫成效。统筹整合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发展产业的企业、合作社及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支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重点支持贫困县发展产业。
三是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扶贫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务院扶贫办正在牵头编制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扶贫项目,各有关省也正在抓紧组织编制本省脱贫规划。结合脱贫攻坚规划编制工作,紧紧围绕“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的目标,谋划一批优势突出、带动能力强、贫困群众能直接受益的产业扶贫项目,合理安排项目布局和建设进度,统筹各类涉农资金支持,确保产业脱贫项目有抓手、能落地。
四是加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在贫困地区加快实施一批高标准农田、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等重大工程。继续加大以工代赈投入力度,在改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有效增加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加大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实施力度,促进贫困农民增收脱贫。同时,督促地方严格落实贫困地区公益性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减免政策。
五是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把贫困地区优先纳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范围,加大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力度。要求有关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编好做实试点示范方案,在贫困地区加快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和孵化园区,打造一批产业链条长、市场效益好、商业模式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六是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产业发展。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牵头推动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约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搬迁脱贫任务。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将会同农业等相关部门抓紧抓好安置区产业发展,推动特色种养业、林业、旅游业等产业扶贫资金项目向安置区倾斜,实现产业扶贫工作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效对接。
感谢您对“三农”问题的关心关注,希望对“三农”工作继续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