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英国的幸福生活学

法律法规网 作者:eenzo
来源 来源: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1-03-16 10:25:31  评论(/)

纽约时报中文版:英国人并没有十分努力地去追求幸福,只要当万事无忧的时分就会开怀大笑。关于那些理想的人而言,追求幸福好像一句废话。但英国首相卡梅伦没有被吓倒,他决然决议树立国度幸福指数,每个季度都对国民的幸福感进行权衡。

 

往常,在从公共部门岗位到儿童福利的各个范畴,英国人都面临着削减的一年。值此之际,卡梅伦的“幸福学”尝试遭到了猛烈批判。“只是转移留意力的昏招而已”,这还算是客气的评论。大家似乎分歧以为,卡梅伦之所以变得“多愁善感”起来,实践上是由于他正在舞动“削减之斧”。

 

这种见地或许没错,但权衡社会幸福感而不只是权衡增长和产出的理由,已变得极具压服力。当西方工业化国度开端权衡国内消费总值的时分,许多人还面临着生存问题。往常,固然大多数人都已吃饱穿暖——依照人类历史的规范来看以至远远超越了这个程度---但问题仍然存在:“他们幸福吗?”

 

似乎并不幸福。压力曾经变成了焦虑蔓延的代名词。这种对就业、收入和生活的焦虑是个人的,也是普遍的现象:努力斗争只是为了站稳脚跟,让一切变得越来越快,消费越来越多的食物,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应该如何权衡幸福?这个问题非常复杂,爱情、友谊和家庭关系等许多变量都难以肯定。但对英国人的调查显现了如下结果:虽然有钱人常常更为幸福,但金钱自身并不能带来幸福;就业对自尊至关重要;女性常常比男性更为幸福;要想取得成就感,人们还需求物质之外的东西。

 

从下个月开端,英国政府将会提出以下问题,民众按0至10分作答。这些问题是:昨天你觉得有多幸福?昨天你觉得有多焦虑?你对如今的生活有多称心?你在多大水平上觉得本人在生活中所做的事情是值得的?

 

奥斯瓦尔德表示,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财富繁荣的观念向情感繁荣的观念”转变。或许,国民情感繁荣就是我们在21世纪所需求的指标。

 

担任这项调查的英国国度统计局曾经在网络上组织了相关讨论。结果显现,英国人将幸福与鸟语、自我认知、环境、负责任的宠物喂养、社会奉献、接触大自然和阅读苏格拉底著作等联络起来。

 

显然,幸福学不是准确的科学,如何将幸福指数与政策挂钩尚待察看,但其想法就是给没有价钱标签的东西标上价钱。开阔的空间,清爽的空气,平安和摆脱压力,这些东西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稀缺。于是,问题就变为:在发明一切西方国度都亟需的就业的同时,如何推进以上这些东西?当然,经济增长是答案中的重要局部,但不再是全部。

 

这些幸福时辰与大自然、闲暇、感受人类肉体的巨大力气有关。情感繁荣不是无情生命中的下一封邮件。

 

因而,我愿意对卡梅伦的举措给予好心的解释,以至对他所说的“大社会”方案持慎重的肯定态度。“大社会”方案的精华在于让人们为彼此付出更多。比方,英国的ATM机能够自意向顾客提供慈悲捐款选项。在经济不景气期间,这个方案很难让人承受,但它满足了流浪不定的人们关于增强联络的需求。

 

这也适用于美国。除“追求幸福”之外,自在也是美国人民一项不可剥夺的权益。请留意此处的区别,这是美国开国元勋们聪慧的证据。《独立宣言》保证了自在的权益,但当论及幸福时,只要追求幸福得到了保证。或许,如今是时分权衡这种追求停顿得如何了。

tags: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