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565号建议答复摘要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神农架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区,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华中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三峡库区最大的天然绿色屏障。在神农架设立国家公园,对保护当地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5年以来,我部积极参与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结合我部职能,对包括神农架等多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意见。2016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占神农架林区总面积的35.97%,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考虑到人口密度、开发活动等因素,未将神农架林区全域纳入试点区。
为加强神农架及周边地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我部重点做好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点定期监测,在邻近神农架的宜昌市兴山县建设完成小流域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工程,在宜都市柑桔农业清洁生产综合示范园区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示范,在宜昌市兴山县和十堰市郧西县开展可降解地膜试验,在恩施州宣恩县开展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二是加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指导湖北省农业部门在全省组织开展了野生果树、珍稀兰科植物等农业野生植物物种资源调查与抢救性收集,推进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促成郧西大梁自然保护区和五峰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十堰市、宜昌市、宜都市、房县、保康县等神农架周边地区建设了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有效保护了宜昌橙、野生牡丹、野生狝猴桃等一批珍稀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三是加强外来入侵生物防治。针对包括三峡库区在内的湖北省六大流域开展水花生、水葫芦等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实时跟踪危害状况,建设水花生天敌繁育基地,带动了周边地区水花生生物防控体系建设。石首、兴山等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新闻媒介以及组织现场灭除、发放宣传画册等方式,努力营造社会各界参与到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活动的氛围。
下一步,我部将按照《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继续积极参与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同时在试点区范围以外的神农架及周边地区,我部将继续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