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3697号(文化宣传类290号)提案答复的函(摘要)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三线建设时期保留至今的众多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社会和艺术价值,不仅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国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采取相应措施,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加强对三线建设遗产资源的调查、梳理和登记。国家文物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将三线建设遗产作为普查对象,及时依法予以保护。据初步统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的三线建设遗产达156处。二是加强政策指导。2016年12月,我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6〕446号),将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作为发展工业文化产业的重要任务,提出要建立工业遗产名录和分级保护机制,保护一批工业遗产,抢救濒危工业文化资源;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工业遗产保护领域,合理开发利用工业遗存;鼓励地方政府完善措施,推动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力度,不断改善工业遗产保存状况。三是推进遗产资源合理利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推进军工文化建设,2015年组织拍摄了7集纪录片《三线风云》,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放,受到广泛赞誉,取得积极成效。
下一步,我部将加强与财政、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协同,加大对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力度,推动建立和完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机制。一是以传承和发扬中国特色工业文化为目标,建立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发展工业文化产业,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依托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加强三线军工文化建设,扶持三线企业创新发展,为中西部地区跨越发展贡献新的力量。三是创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途径和手段,引导社会广泛参与,提升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水平,引导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扶贫攻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和社会教育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三线建设遗产在展示利用、环境整治、城市特色塑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7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