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关于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3275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钾是农作物生长最需要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钾肥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防止作物倒伏,促进开花结实,增强抗旱、抗寒、抗病虫害能力。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农业生产开始大面积应用钾肥,钾肥需求进一步增加。
青海是我国最大的钾肥产地,且独具优势,一是储量大,二是品位高,三是类型全、资源组合好。近年来,青海省为保持盐湖资源科学、有序、可持续开发,按照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围绕提高钾、钠、镁、锂、硼等元素的综合利用水平,以及对副产的大量氯气、盐酸资源进行再利用,已探索出一条符合盐湖产业发展实际的高效、低碳、循环利用路径,逐步实现了从单一的初级加工向多元化产品和精深加工转变,由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转变,产业由分散向集聚、多产业融合和协同发展转变,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已经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为提高国内钾肥保障能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5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将柴达木地区确定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10年1月,我部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月,国务院批复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将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明确指出,着力构建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提升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应该说,国家高度重视盐湖资源的开发工作,各部门也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规划,支持盐湖资源开发和企业降本提质增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7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