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伊春市关于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的思考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随着“四大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企业一套表”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作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经济普查与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现有的基本单位名录库是在第二次经济普查基础上建立并利用各项统计调查资料和相关部门的行政登记资料,适时维护更新的单位基本信息数据库。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资料,应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
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是以经济普查资料为基础,更新名录库中现有的单位信息、补充新增单位、剔除消亡单位,并对各类单位分类标记;用经济普查取得的单位证照信息更新名录库,实现通过名录库可直接查看单位的证照信息。最终建成一个统一完整、不重不漏、真实准确、适时动态维护更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
(一)领导重视,组织工作到位。市局高度重视基本单位年报维护更新工作,强化各级统计机构对基本单位年报维护工作的组织协调、资料收集、负责分工等名录库维护管理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基本单位年报数据的加工整理、核实、改错及剔除工作。确保基层数据表内及表间审核、对法人间、产业间及法人与产业间重名重码单位、异常单位重名重码单位审核不出现强制性错误,核实性错误必有标注,保证基本单位年报维护工作顺利、按时上报。
(二)为了加强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提高数据质量,市统计局普查中心认真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取得第一手部门资料,助推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维护工作加快发展。同时积极配合好企业“五证合一”相关工作,并就企业新老登记模式的对接、主要指标的增设、成果共享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保证新增单位一个不漏的进行调查、录入,对变更单位进行及时维护,对注销单位进行核实剔除,实现即时更新,确保名录库管理维护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要求县(市)区统计局把名录库月度维护更新工作例如到日常重要工作机制之内,提高基层统计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名录库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名录库新增、变更、注(吊)销单位及时更新,利用“非四上”单位抽样调查数据更新名录库。在核查过程中,名录库专业人员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对指标存在有差异的单位,根据调查单位电话和地址逐一核实确认并修改,同时借助组织机构代码查询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看企业营业执照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高质完成“非四上”单位抽样调查数据更新名录库工作。
二、经济普查中存在影响名录库维护更新的问题
(一)部门提供信息难利用比对工作难度大,部门间代码标准不统一。工商、编办、民政都是行政审批部门,工作中这三个部门使用的是注册登记代码来区分单位,各自都有一套赋码标准,各不相同。税务部门使用税务登记代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组织机构代码登记监管部门,对登记的单位使用组织机构代码。统计局使用组织机构代码,利用部门信息比对生成调查底册造成较大困难。近几年,政府出台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有些小微企业为了政府补助而成立,实际没有持续经营,有些单位成立时在相关部门办理登记注册,因破产、关闭等原因不及时到部门办理注销手续,因此部门提供的单位信息中存在名存实亡的现象。另外部门提供信息格式不统一,导致很多单位信息不准确,难比对,难利用。
(二)单位信息不完全准确,实地核实工作量大,第三次经济普查首次采用PDA,这对于基层普查员来说是个全新事物,相对于纸质调查方式,PDA对操作环境要求更高,存在部分单位的证照与经营地分离,造成普查员完成证件拍照困难、给核实工作也带来困难,从而导致单位信息不全或准确率不高。
(三)第三次经济普查单位信息表审核公式设置简单,改错任务十分繁重,在经济普数据审核这个环节,为便于基层操作,数据处理程序审核公式设置比较简单,仅对核实性及必要性审核的错误进行一一修改,而在逻辑性和关联性方面程序审核设置不是特别到位,按照普查方案要求,将普查结果导入名录库程序进行对接,因名录库程序在数据审核方面设置比较精细,当大批量数据导入后,经名录库数据审核,从而导致核实差错工作量非常大,特别是跨区审核改错时,多产业法人单位跨表审核改错工作费时费力,造成整个名录库改错任务十分繁重。
(四)经普后续工作仍在进行中,名录库更新不能及时跟进,按照经普方案规定,待经普数据发布后把经普结果导入基本单位名录库,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完善建库。由于普查实行“全国统一领导,地方分级负责”,上级没有部署,下级无法开展,只能等待,名录更新的滞后严重影响基本单位名录库后续维护工作的开展。
三、利用经普资料加强名录库建设
随着基本单位名录库在各项统计调查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摸清产业布局等方面作用的日益重要,做实做细基本单位名录库工作的意义重大。现结合经普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名录库建设。
(一)提高认识,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协作,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系统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加强协调。以政府牵头,通过加强协调各部门工作,可以成立由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名录库建设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召开协调会,并强调名录库管理系统建设成员单位的职责,明确提供单位信息资料的人员,调动部门对建设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积极性,落实分阶段目标任务,确保名录库建设工作有计划、按步骤高质量的有序推进。
(二)统一标准,建立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在经普比对部门信息时,标准不统一是个大问题。一是单位界定的标准尽量统一;二是单位登记代码、组织机构代码等识别标准尽量统一;三是单位的行业代码、区划代码、登记注册类型等属性标准尽量统一。五部门内部都具有较成熟的现代化信息系统,这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建议由各级政府出面,在建立五部门基本单位名录更新制度,统一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政务中心网络来完成工商、税务、编办、质监、税务、统计的登记管理工作,建立内部信息网,实行网上直报和部分信息共享,加强五部门信息有效衔接,实现资源的最大优化共享。
(三)定期清理,形成及时更新动态管理,工商部门实行登记制度改革,强调宽进严管,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体系,能在一定程度改善以前单位关闭多年还在部门库中存在的状况。但税务、质监部门库中的单位名存实亡的也多。其他单位信息更是更新不及时,如:单位负责人、经营地址、联系方式、主要经济指标等。建议各部门定期清理,动态更新管理。
(四)信息共享,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信息不仅各部门决策者需要,各行业需要,社会公众也需要,只有开发利用好基本单位名录库信息资源,发挥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基本单位名录库才有存在和发展空间,既发挥其社会效益,也发挥其经济效益;完善建全名录库建设可从市场化角度出发,及时调整名录库的调查内容、调查方式、调查表式,将与政府各部门、企业、社会公众服务统一起来,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名录库的作用。
总之,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维护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应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专人负责,加强协调,共同解决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覆盖范围全面、信息内容可靠、动态更新快捷、随机查询方便和系统运行安全的单位字典库,一个为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的权威名录库。(采编:郭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