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三明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00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文件编号:明政办函〔2017〕49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农工党三明市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市锂电池产业的建议》(第1001号)收悉。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作出批示,要求市经信委等有关单位认真研究,抓好落实。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锂电池产业发展,打好锂电池产业发展组合拳,重点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招商引资、优化政策服务、加快项目建设等方面发力,推动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池整装等5个关键模块共同提速发展,进一步完善锂电池产业链条,力争打造全省重要的锂电池产业集聚区,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一、加强产业指导
(一)明确发展重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锂电池产业发展,将锂电池产业列入全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协调机制。分别组建新兴产业、稀土产业、石墨和石墨烯、氟新材料工作领导小组,总体协调推动产业发展,并从资金安排、资源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专项扶持。二是确定整体定位。整合区域内资源、产业基础,加快金明新材料有限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永安石墨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建设,发展电解液、隔膜及相关材料项目,建成福建新能源电池材料的重要生产基地。三是细化任务目标。石墨和石墨烯方面,按照“一区三园”进行布局,即:三明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开发区,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大田县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三明市石墨烯产业孵化园,承载产业发展项目,有序推进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发展,力争建成全省、全国有影响的集研发、孵化和生产为一体的石墨和石墨烯产业集聚区。氟新材料方面,统筹全市资源,既差异化又分工协作推进三元区、明溪县、清流县氟化工产业发展,其中三元重点发展含氟聚合物和制冷剂产业链,明溪重点发展含氟精细化学品产业链,清流重点发展高端无机氟化工产业链。稀土产业方面,加强与厦钨集团沟通交流,推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建设,力争打造省内重要的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
(二)制定发展规划。主要抓好“四个规划”:一是锂电池产业规划。市政府将锂电池产业所涉及的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行业发展纳入《三明市“十三五”工业创新转型专项规划》,明确了发展路径,确定了主攻方向,制定了详细的保障措施。二是石墨和石墨烯产业规划。在完善提升永安市现有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市县两级正合力制定全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发展规划,并将认真按照《福建省石墨烯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明确我市发展定位,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推进时间表,统筹推进全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发展。三是稀土产业规划。已于2014年委托中国稀土协会对《三明市稀土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修编。四是氟新材料产业规划。已委托中国氟硅协会编制《氟化工十三五发展专项规划》。
(三)夯实发展基础。注重把好“两个关”:一是资源储量关。加强与闽西地质大队等地勘单位合作,做好萤石、石墨、稀土等矿产勘探工作,进一步摸清家底,明晰产业发展基础。二是资源管理关。为进一步推动萤石、稀土、石墨资源往国有企业集中,强化分类管控,对已探明储量但尚未办理采矿权证的资源,由市县两级成立国有矿业公司进行收储;对现有采矿权证,若没有进行资源产业化的,到期不再续证,未到期的逐步按市场化运作收归国有。同时,禁止资源无序开采和未经加工的原矿资源外运,确保最大价值地开发利用资源。
二、加大支持力度
(一)资金支持。从两个方面支持:一是设立产业基金。为支持产业加快发展,永安市专门设立了5亿元的石墨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同时,我市由市国投公司作为发起人,正抓紧筹备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三明市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向石墨、锂电池等新兴产业和孵化平台建设。二是安排专项资金。从2017年起五年内,我市将每年在市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切块安排1000万元(石墨与氟新材料各500万元),并每年从省上切块由我市分配的相关奖补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以上,共计1亿元,专项用于扶持石墨和石墨烯、氟新材料产业研发平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相关项目建设。同时,做好县级资金配套督促工作,举全市之力加快锂电池产业发展。
(二)人才支持。突出企业家创新转型主体作用,按照“政治有地位、成长有平台、队伍有梯次、政策有扶持、发展有动力”的“五有”标准,加快锂电池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三明市“海纳百川”高端人才集聚计划,重点支持工业领域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紧缺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实用型人才。支持三明学院、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等地方院校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现有锂电池产业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批大学毕业生;建立企业内部良性的用人、留人环境,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人,用良好的机制留住人,用优秀的企业文化陶冶人,营造宽松的重视人才的环境,让他们安心工作,发挥潜能、创造价值。对锂电池产业研发、管理等高端技术人才,在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税收奖励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
(三)政策支持。从三个层次发力:一是争取上级支持。积极主动与省上沟通协调,争取省上出台支持三明锂电池及相关产业“一业一策”专项政策。经我市积极争取,省上已明确,同意给予我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享受丰、弃水期电价的优惠政策,这将对提高我市有关园区招商吸引力、促进我市石墨烯产业加快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二是制定市级政策。将由市新兴产业办公室牵头制定出台加快稀土、氟新材料、石墨和石墨烯等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加快设立市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并组建稀土产业发展子基金;进一步完善人才奖励政策,鼓励有先进技术、有管理能力的创业团队来明投资。三是强化县级配套。鼓励锂电池相关资源县配套出台扶持政策,与省市同步支持锂电池产业发展,形成省市县三级合力。
三、加快项目实施
(一)在建项目。重点推进四个方面项目:一是负极材料项目。翔丰华公司已形成1.5万吨新能源汽车专用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能力。正加快推进二期扩建年产1.5万吨新能源汽车专用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建设,目前,100亩用地已摘牌供地,预计今年完成主体工程。二是正极材料项目。我市与厦门钨业集团共同成立三明金明新材料公司,目前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产能已达7000吨。2017年,公司正积极筹备建设年产6000吨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备案、环评等前期工作,预计今年8月份动工建设。三是电解液项目。我市作为国内成熟的氟化工产业基地,现有氟化工企业氢氟酸年产能已达13万吨、约占全国的6%,并拥有明溪海斯福、福建三农等一批业内知名度较高的企业。2017年,海斯福公司正积极推进100吨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锂电电解液阻燃剂)、20吨乙酸二氟乙酯(电解液溶剂)、10000吨锂电电解液等高端氟精细化学品生产线,目前已完成项目备案、土地报批等工作,正编制可研报告,争取年内可动工建设。四是锂电池生产线项目。明溪县福建致格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池的研发与生产,公司计划在三年内投资2亿元,建设两条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及大型动力储能制造线,最终实现进入动力储能市场的目标。目前该项目正进行厂房施工,预计年内将建成第一条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线。
(二)招商项目。一是锂电池产业方面。目前,我市电池原材料仅缺少电池隔膜,一旦补足这一环节就可为电池生产提供所有原材料。今年3月,市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对接央企,分别向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和中节能集团公司推介了新能源动力电池隔膜项目和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项目,为推动相关企业来明考察、争取项目落地打下了较好基础。二是石墨烯产业方面。我市已制定了石墨(烯)招商计划,有针对性地策划生成了15个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空间广、辐射力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重点加强与央企、省企、大型民企开展项目对接。今年4月,永安市组团赴深圳参加了2017年国际石墨烯高峰论坛,并在会议期间专门推介了我市石墨产业发展优势和招商项目,取得了较好反响和成效。5月23-24日,由市领导带队赴深圳、惠州等地开展小分队招商,与惠州亿纬锂能公司初步达成石墨和石墨烯产业下游锂电池应用项目的合作意向。同时,省能源集团已明确占地2600亩的永安福维公司发展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大田上京煤矿转型发展石墨提纯项目,目前正抓紧与江西新卡奔科技有限公司、中南大学等单位对接。下阶段,我市将赴北京、江苏等地举办3场以上石墨和石墨烯产业专场招商会,争取新引进一批优质项目落户三明。三是氟新材料产业方面。重点围绕含氟电池材料领域,联合三元区、明溪县、清流县,通过走访浙江、广东等地氟化工企业,有针对性策划了六氟磷酸锂(电池产业配套项目)等项目,目前正积极开展“点对点”靶向招商,力争年内有实质性的合作项目落地。
(三)研发平台项目。重点构建四个公共服务平台:一是产业研发平台。依托中航工业集团航材院、清华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碳材料分院、厦门大学等研究机构的技术支撑,建设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三明学院,联合省内外科研院校,整合相关资源,筹建氟化工研究院,力争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构建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二是资源共享平台。整合锂电池及相关产业技术数据、文献、标准、情报和研发成果等多项要素资源,与外部技术资源实现高效自由互联互通。三是成果转化平台。主要通过政府出资,提供产业对接服务,在资金、厂房、关键设备、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一批比较成熟的关键技术转化和产业转化。四是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展示全市锂电池及相关产业先进产品及技术,吸引更多生产企业入驻,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
领导署名:罗松彬
联系人:曹杰
联系电话:8223739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