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

法律法规网 佚名
法律法规网 福建政府网  法律法规网 2017-10-25 17:19:42  评论()

文件名称: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

文件编号:闽政办〔2017〕122 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0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福建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

(2017—2025年)

为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落实国务院印发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进一步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健康福建2030”行动规划》和我省慢性病流行和防治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本规划所称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省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烟草使用、饮酒、身体活动不足,膳食营养不合理等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性因素快速上升,生态环境、食物安全状况等对健康的影响逐步凸显。传染病、营养缺乏和母婴疾病死亡人数大幅下降,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我省总死亡人数的83%,造成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79%以上。与1990年相比,我省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增加46%,造成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增加31%,慢性病疾病负担日益沉重。2015年,我省30~70岁人群重点慢病过早死亡率为15.0%。慢性病影响因素的综合性、复杂性决定了防治任务具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控工作,各级政府将慢性病防控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和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上下联动,防治结合,通过“清新福建”、全民健身,借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着力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以居民死因监测、肿瘤随访登记、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为主体,涵盖心脑血管病、慢阻肺、口腔疾病、意外伤害等发病、患病、死亡和危险因素等信息的慢性病监测网络逐步形成,初步掌握了我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全省建成4个国家级、14个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所有县区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慢性病防治工作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健康支持性环境持续改善,群众健康素养逐步提升,为制定实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及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人口均衡发展、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的目标,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为重点,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手段,提升全民健康素质,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实现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为推进健康福建建设,实现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统筹各方资源,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机制,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调动社会和个人参与防治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慢性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坚持共建共享。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促进群众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构建自我为主、人际互助、社会支持、政府指导的健康管理模式,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贯穿于全生命周期,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坚持预防为主。加强行为和环境危险因素控制,强化慢性病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动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加强医防协同,坚持中西医并重,为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的慢性病防治服务。

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慢性病流行特征和防治需求,确定针对性的防治目标和策略,实施有效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典型引领作用,提升各地慢性病防治水平。

(三)规划目标

到2020年,慢性病防控环境显著改善,降低因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到2020年,每个设区市建成1个以上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50%的县(市、区)和平潭综合试验区建成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到2025年每个设区市建成2个以上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区。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保持在全国前列,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

福建省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主要指标

基线

2020

2025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

1/10

万)

158.94

下降

5%

下降

10%

预期性

总体癌症

5

年生存率(

%

30.9

提高

5%

提高

10%

预期性

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

%

48

55

60

预期性

70

岁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

1/10

万)

6.43

下降

5%

下降

10%

预期性

40

岁以上居民肺功能检测率(

%

7.1

15

25

预期性

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万人)

210.18

240

264

预期性

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万人)

72.67

85

97

预期性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

50

60

70

预期性

35

岁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检测率(

%

13

25

30

预期性

65

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

%

48

65

80

预期性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12

20

25

预期性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

%

35

40

42

预期性

15

岁以上人群吸烟率(

%

24.7

24

20%

预期性

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克)

7.5

下降

10%

下降

15%

预期性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率(

%

4.6

15

20

预期性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