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关于拟推荐2017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有关情况的公示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根据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17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晋科创发〔2017〕51号)相关工作要求,现将我厅拟推荐2017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项目(第二批)予以公示。
拟推荐项目一
项目名称:《大同市南郊区采煤沉陷地综合治理规划的支撑技术体系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1.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2.中国矿业大学;3.大同市南郊区土地储备中心;4.太原理工大学;5.江苏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张绍良,侯湖平,付丽强,陈浮,于大泉,张和生,单学毅,马晓冬,马静,杨永均
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技术领域。山西省是我国采煤大省,采煤造成的采空区面积近5000平方公里,其中沉陷区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直接影响人口约230万人,采煤沉陷地综合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加之沉陷区水资源破坏严重、土地生产力低、生态脆弱,因此,亟需得到科技支撑,其中科学规划是前提。本项目以大同市南郊区429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地为研究对象,针对搬迁安置规划、生态治理规划和产业振兴规划等三个采煤沉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集成开发了其支撑技术体系,包括基于高分遥感技术的地质灾害调查、基于多源数据的土地生态与景观变化调查、基于D-InSAR技术的地表形变调查、基于“3S”技术的村庄破坏状况调查、基于开采沉陷学理论的沉陷区地表稳定性评价、基于GIS技术的搬迁安置工程选址及优化,以及采煤沉陷地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价、采煤沉陷地资源可利用性评价、采煤沉陷地生态治理分区、采煤沉陷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采煤沉陷区农业转型发展、采煤沉陷区人口与就业问题分析等12项技术和方法,破解了综合治理规划中土地和生态破坏等基础数据调查难题、搬迁选址难题、生态治理难题以及产业转型难题等,为合理制定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项目实施三年来,南郊区成功搬迁了72个村庄,安置了24485户共66807人,实施生态治理工程12个,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
推广应用情况: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大同市南郊区采煤沉陷地搬迁安置规划、生态综合治理规划和产业振兴规划的编制中,形成了16个专题研究报告,并在大同南郊的鸦儿崖乡、口泉乡、平旺乡、云冈镇和高山镇等乡镇的28个村进行推广,同时,凝练出6条针对山西采煤沉陷地综合治理的建议,于2015年12月上报山西省委省政府,当时省委书记、常务省长均做出重要批示。项目成果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和社会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无。
拟推荐项目二
项目名称:《山西省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完成单位:1.山西地质博物馆;2.广州云金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王芳、邓梦龙、薛勇、张鑫林、李再凯、秦志铭
项目简介:山西省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立足国情、省情,服务政府、企业和社会,将地质资料进行数字化建设和自动化管理,能够实现地质资料工作管理信息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检索服务社会化,可以有效保证珍贵的地质资料存储的可延续性和成果资料的再利用性。
该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数据库为核心,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以计算机网络传输为通讯手段,建立适应山西省地质资料集群化管理信息系统。依托当前先进的ArcGIS平台和Oracle数据库,采用流行的DotNet框架开发,系统架构合理,技术路线可行,符合当前的地质资料信息化的要求和发展趋势,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该系统集成基础地质资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物探资料、化探资料、矿产储量资料、工程钻探资料等多源的综合地质数据,实现对多源、多期次、异构地质数据有效、科学地管理。开发地质资料应用平台,为政府管理部门、专业单位、业务人员提供基于地质数据的管理、分析等服务。开发地质资料共享服务平台,对外提供服务,方便相关单位和业务人员查询地质资料信息。通过时空关联,科学管理全省范围内矿产资源的种类、地点、储量、开采情况,实现地质资料“一张图”共享服务、综合查询和专题应用,挖掘地质资料的潜在价值,为科学规划、科学开发矿产资源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服务。
推广应用情况:目前系统已投入运行,超过上万份的地质资料数据已经完成数字化处理,使全省的地质资料从过去的纸质存档、不易长期保存、不易查找借阅的状态,转变为电子信息化存档、长期安全保存、准确快捷的检索、电子在线阅览,实现了山西省地质资料工作管理信息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检索服务社会化。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对于相关业务处室的决策人员来说,能够快速获取需要的成果资料和地质资料相关的统计数据,作为地质矿产数据审批的部分依据;馆内的资料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够通过系统录入、管理地质资料相关成果资料,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供符合要求的地质资料数据,对社会公众提供地质资料的借阅服务,通过系统流程的控制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地质资料的管理过程;各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便捷的建立借阅申请,通过电子阅览等方式方便的完成资料借阅;公众用户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网络查询自己关注的信息。
后续使用过程中,在完善地质资料相关信息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其他资料例如物探资料、化探资料、矿产储量资料、工程钻探资料等多源的地质数据的整理入库。随着各类数据的丰富,在空间数据一体化存储的基础上,提高地质资料、储量、两权、钻孔、地质影像等众多数据的综合利用程度。
目前已应用于山西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山西地质勘查局214地质队等地勘单位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截止2017年上半年已产生的经济效益有200多万。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无。
以上拟推荐项目公示时间为:2017年7月10日-7月16日(共7天)。
在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可与厅科技和对外合作处联系反映。(厅机关715办公室)
联系人:郑秀明
联系电话:0351-6167084(内线1715)
电子邮箱:sxgttkw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