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重庆]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工作程序(暂行)》的通知
文件编号:渝文备〔2016〕381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渝文备〔2016〕381号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
《重庆市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
核查工作程序(暂行)》的通知
渝食药监械〔2015〕36号
各有关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工作程序(暂行)》(食药监械管〔2015〕63号)已发布实施。为进一步规范我市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工作,我局制定了《重庆市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工作程序(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5年12月31日
重庆市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
核查工作程序(暂行)
第一条 为做好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工作,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 本程序适用于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许可变更、延续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
第三条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处(以下简称市局器械处)负责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许可变更、延续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工作。
第四条 注册申请人应当在注册申请受理后10个工作日内向市局器械处提交体系核查资料(见附件1)。注册申请人对所提交资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五条 市局器械处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及相关附录的要求开展与产品研制、生产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核查。
在核查过程中,应当同时对企业注册检验样品和临床试验用样品的真实性进行核查。重点查阅设计和开发过程实施策划和控制的相关记录、用于样品生产的采购记录、生产记录、检验记录和留样观察记录等。
第六条 市局器械处对注册申请人提交的体系核查资料进行资料审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监督检查的情况、本次申请注册产品与既往已通过核查产品生产条件及工艺对比情况,酌情安排现场检查的内容,避免重复检查。
产品具有相同工作原理、预期用途,并且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组成、生产条件、生产工艺的,现场检查时,可仅对企业注册检验样品和临床试验用样品的真实性进行核查,重点查阅设计和开发过程实施策划和控制的相关记录、用于样品生产的采购记录、生产记录、检验记录和留样观察记录等。
第七条 对注册申请人提交的体系核查资料符合要求的,市局器械处应当自收到体系核查通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工作。因注册申请人未能提交符合要求的体系核查资料,导致体系核查不能开展的,所延误的时间不计算在核查工作时限内。
第八条 市局器械处实施现场检查前应当制定现场检查方案。现场检查方案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检查品种、检查目的、检查依据、现场检查时间、日程安排、检查项目、检查组成员及分工等。现场检查时间一般为1至2天,如2天仍不能完成检查的可适当延长时间。
检查组应当由2名以上(含2名)检查员组成,检查员由市局器械处从器械处、器械审评中心、器械检测中心抽取相关人员参与,必要时,市局器械处可邀请有关专家参加现场检查。
第九条 现场检查实行检查组长负责制。检查组长负责组织召开现场检查首次会议、末次会议以及检查组内部会议,负责现场检查资料汇总,审定现场检查结论。
第十条 现场检查开始时,应当召开首次会议。首次会议应当由检查组成员、企业负责人和/或管理者代表、相关人员参加。内容包括确认检查范围、落实检查日程、宣布检查纪律和注意事项、确定企业联络人员等。
第十一条 检查员应当按照检查方案进行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如实记录。
第十二条 在现场检查期间,检查组应当召开内部会议,交流检查情况,对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应予取证。检查结束前,检查组应当召开内部会议,进行汇总、评定,并如实记录。检查组内部会议期间,企业人员应当回避。
第十三条 现场检查结束时,应当召开末次会议。末次会议应当由检查组成员、企业负责人和/或管理者代表、相关人员参加。内容包括检查组向企业通报现场检查情况,企业对现场检查情况进行确认。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异议的,企业应当提供书面说明。
第十四条 检查组对现场检查出具建议结论,建议结论分为“通过检查”、“整改后复查”、“未通过检查”三种情况。
第十五条 市局器械处应当对检查组提交的现场检查资料进行审核,提出核查结论,核查结论为“通过核查”、“整改后复查”、“未通过核查”三种情况。
第十六条 整改后复查的,企业应当在6个月内一次性向原核查部门提交复查申请及整改报告。原核查部门应当在收到复查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查。
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复查申请和整改报告的,以及整改复查后仍达不到“通过核查”要求的,核查结论为“整改后未通过核查”。整改后通过核查的,核查结论为“整改后通过核查”。
第十七条 市局器械处应在做出“通过核查”、“整改后通过核查”、“未通过核查”、“整改后未通过核查”的结论后10个工作日内,将核查结果通知(格式见附件2)原件转交市局器械审评中心。
第十八条 未通过核查的,市局器械审评中心提出不予注册的审评意见,市局器械处作出不予注册的决定。
第十九条 本程序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提交资料
2. 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结果通知(格式)
附件1
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提交资料
一、注册申请人基本情况表(见附表)。
二、注册申请人组织机构图。
三、企业总平面布置图、生产区域分布图。
四、如生产过程有净化要求的应提供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环境检测报告(附平面布局图)复印件。
五、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应标明主要控制点与项目及主要原材料、采购件的来源及质量控制方法。
六、主要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出厂的最终检验相关设备;如需净化生产的,还应提供环境监测设备)目录。
七、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自查报告。
八、拟核查产品与既往已通过核查产品在生产条件、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对比说明(如适用)。
九、部分注册申报资料的复印件:
(一)医疗器械(不包括体外诊断试剂):研究资料、产品技术要求、注册检验报告、临床试验报告(如有)、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
(二)体外诊断试剂:主要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的研究资料(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技术要求、注册检验报告、临床试验报告(如有)。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15年12月31日印发
附表
注册申请人基本情况表
注册申请人: (盖章)
住 所:
生产地址:
注册受理号: 受理日期: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填写说明
一、注册申请人必须按照要求如实填写,并对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二、注册申请人应当在封面加盖公章。
三、“产品基本情况”按照每一个产品或者每一个注册申请单元单独填写。
四、“质量管理文件目录”是指与所申请核查的产品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一、企业承诺书
本企业按照相关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管理评审证实,随时可以接受质量管理体系的检查。
本企业承诺:保证所有资料都是真实的,并承担任何因失实引起的法律后果。
(注册申请人名称)
(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
(注册申请人盖章)
二、注册申请人基本情况
注册申请人名称
住所
邮编
生产地址
邮编
负责人
职 务
电 话
传真
联系人
职 务
电话
传真
管 理 人 员 一 览 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最高学历
职务
职称
所在部门
占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洁净厂房级别和面积(如适用)
级 ㎡
质检区面积
㎡
职工总数
人
专业技术人员数
人
建厂日期
注册资金
万元
三、产品基本情况
产品名称
产品类别
□无菌医疗器械 □植入性医疗器械 □体外诊断试剂 □其他医疗器械
产品作用机理及组成:
产品按国家、行业标准和技术要求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名称
标准序号
检测设备名称
有否记录
本企业同类产品上市后情况:
有否投诉
□ 无 □ 有 如有,请详述投诉时间、投诉内容、处理情况:
有否不良事件
□ 无 □ 有 如有,请详述发生时间、发生频率、发生现象、处理情况: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四、企业质量管理文件目录
序号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附件2
重庆市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
核查结果通知
(格式)
注册受理号:
注册申请人:
住所:
生产地址:
产品名称:
本次核查覆盖的规格型号:
核查依据:
注册检验样品和临床试验用样品真实性:
用于样品生产的原材料是否有采购记录: □是 □否
是否有样品生产过程的记录和检验记录: □是 □否
样品的批号是否和生产记录的批号一致: □是 □否
如需要留样的产品,是否有留样: □是 □否
发现的问题:
其他说明:
核查结论:
□ 通过核查 □ 未通过核查
□ 整改后通过核查 □ 整改后未通过核查
日 期: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