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上海]市农委关于印发2016年上海市“三夏”工作意见的通知
文件编号:沪农委〔2016〕131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沪农委〔2016〕131号
关于印发2016年上海市“三夏”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农委,市有关单位:
做好今年“三夏”工作,对于确保本市夏粮丰收成果到手,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现将《2016年上海市“三夏”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2016年5月23日
2016年上海市“三夏”工作意见“三夏”工作承前启后,搞好“三夏”工作,对于确保夏粮丰收成果到手,夯实秋粮丰产基础,完成全年粮食生产总量任务,促进种粮农民增产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搞好今年“三夏”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面临的形势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本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较好。一是重农稳粮的宏观环境继续向好。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时期,是全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全国粮食连年高位增产,实现了历时罕见的“十二连增”。中央又连续第13年出台关于农业的1号文件,特别强调,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二五”期间,本市批复完成高水平粮田建设21万亩,超额完成预定任务,已建成的约15万亩也已投入使用,目前市郊已拥有粮食烘干设备700台套,烘干能力达到1.3万吨,抗灾能力明显提高。三是茬口条件好,准备工作较为充分。全市绿肥、深翻早茬口比例超过50%,晚茬口的小麦仅占35%,这有利于缓解“三夏”收种季节、农机作业等矛盾,促进水稻品种结构的调整。另据初步统计,今年本市水稻种植面积预计为141万亩,其中杂交稻种植面积约45万亩。目前郊区已备种子800万公斤,其中,中早熟品种种子210万公斤,经市种子管理部门抽检,水稻主栽品种的种子质量合格率100%。此外,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直播机等农机的维修保养工作以及新机手、新技术的培训工作也基本完成。
但是,本市“三夏”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农民售粮难问题仍未彻底消除。从去年开始全国粮食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与市场价倒挂愈发严重,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不高,部分区县仍可能会出现农民售粮难问题。二是气候的不确定性。受强厄尔尼诺影响,今年本市强降雨天气较多,“三夏”期间的降雨天气,这对“三夏”各项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三是农业发展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虽然本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近期取得显著成效,但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仍然较大,农业生产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重点任务
(一)立足抗灾,及时做好麦油抢收。“三夏”期间正值春夏交界,气候多变,雨水较多,出现灾害天气的频率较高,各级农业部门要牢固树立抗灾意识,及早制订“三夏”工作应急预案。一要“抢”字当头,合理调配农机,适时抓好58万亩麦子和4.5万亩油菜抢收,确保夏熟丰收成果到手。二要选留好麦油作物种子,确保今年秋种生产需要。三要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好现有烘干设备,帮助农民做好粮食烘干。四要积极与粮食部门沟通协调,及时开展夏粮收购,确保农民售粮渠道畅通,保障粮食安全入库。
(二)坚持质量,种足种好秋熟水稻。一要按照粮食省长责任制考核要求,挖潜种足,确保面积基本稳定。二要从实现绿色高产高效的要求出发,严格把好播种质量关,争早播、早发,打好秋种基础。三要合理搭配品种结构,进一步增加早中熟品种面积,稳定杂交水稻种植面积,逐步形成合理的品种结构和茬口布局。四要进一步加大水稻机械化种植的推广力度,大力推广机穴播技术,稳定水稻机插秧面积,注重农机农艺结合,提高技术到位率,力争水稻机械化播栽面积达到90万亩。五是加强产销对接,推行优质优价,通过深度加工,提高本市优质稻谷附加值,增加种粮经济收益。
(三)依靠科技,切实抓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一要按照农业部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技术路线,落实示范方,落实人员,落实技术。二要加大绿色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示范方要率先实现全部机械化种植和化肥农药减量的目标。三要加强考核管理,按照绿色、高产、高效的要求,加强创建方的管理,建立田间档案,强化督促指导和考核奖励。
(四)明确目标,切实抓好秸秆全面禁烧和综合利用。要切实巩固秸秆禁烧工作前期取得的成果,牢固树立防患意识,大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比例,力争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自觉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二是强化政策引导,抓好奖补政策的落实,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参与秸秆综合利用,拓展秸秆综合利用渠道,减轻全量还田压力;三是强化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努力提高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水平;四是认真落实责任,切实抓好工作目标落实,并组织镇、村级巡防队伍,开展督查,力争无燃烧火点。
(五)强化管理,认真抓好经济作物产销。夏季是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的生产销售旺季,各区县要认真做好管理和指导工作。一是加强在田西甜瓜、蔬菜、水果等作物生产管理,强化产销衔接,提高种植效益;二是抓好“夏淡”蔬菜生产和火秋播进度,确保完成蔬菜火秋播面积75万亩次,并结合“夏淡”绿叶菜价格保险政策的落实,引导菜农分阶段种好绿叶菜,保障“夏淡”均衡供应。三是依托行业协会,结合农产品展销,开展西甜瓜等优质农产品评比工作,扩大优质农产品市场影响率,增加农民收入。
(六)严格监管,确保地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各级农业部门要完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加大对地产农产品检测力度,增加检测频次,加强对生产安全监管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并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推广力度,强化安全用药技术指导,加强对上市蔬菜农残检测和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和“三品一标”的认证,确保地产农产品的食用安全。要继续加强农资市场监管,重点对农资经营单位及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抽查,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安全农资。
(七)注重安全,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落实监管责任;积极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农机手和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要结合全国“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要求,加大“三夏”期间的安全生产执法,严格查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规载人、酒后驾驶、非法改装、不参加年检机械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扎实推进“三夏”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要制订好抗灾应急预案,做到早预防、早落实,要组织好督导队伍,搞好检查督促,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贯彻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分类指导。各级农业部门要围绕“夏收、夏种、夏管”三大任务,通过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以及各种技术培训,加强分类指导,确保各项关键措施落到实处。
(三)加强部门协调。“三夏”是重要的农时活动,需要多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及时沟通情况,争取各方支持,共同做好“三夏”各项工作。
(四)加强为农服务。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围绕“三夏”工作重点,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切实搞好组织协调和分类指导。各级农业技术部门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指导,切实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扎实做好为农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