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动教育事业新发展 本市学前教育是否关口前移正在研究

法律法规网 佚名
法律法规网 北京市政府网  法律法规网 2017-01-17 11:03:10  评论()

文件名称:[北京]推动教育事业新发展 本市学前教育是否关口前移正在研究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原标题:推动教育事业新发展学前教育是否关口前移正在研究

1月16日下午,在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联组讨论会上,20名市政协委员围绕人才培养、教育发展等问题建言献策。针对有委员提出的恢复托儿所的建议,副市长王宁表示,0至3岁的学前教育也非常重要,是否关口前移还正在研究当中。

现场20位发言的委员当中,有4位委员都提到学前教育相关问题。比如市政协委员申玉荣建议,改进师范教育学前专业的教育教学,将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对接,提高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而市政协委员、北京301医院儿科主任邹丽萍则聚焦0到3岁儿童,她提到恢复设立托儿所。她说,二孩后,应通过设立托儿所,照看并教育幼儿,解决有生育意愿家庭的后顾之忧。话音刚落,王宁追问,你说的托儿所是指接受0至3岁儿童的机构吗?王宁特意回应了邹丽萍的提议。他说,在符合幼教规律的情况下,会关注并研究这个问题。

邹丽萍说,她2016年的提案也是关于恢复托儿所。现在听到王宁市长回应很高兴,“教育前移很好,市长比我的高度更高。”如果教育能够前移,会解决希望生育二孩家庭的后顾之忧,也能让孩子在群体环境中更好成长。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奕表示,我们很关注委员的建议,将加强研究。学前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0至6岁都属于上学之前需要教育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前教育的供给方式、供给内容、供给节奏是不一样的,这6年中不同年龄段的生长方式要有多元的变化。委员提到的0至3岁送到托儿所,这种情况下,要考虑整个供给的方式和结构以及可能性的问题,比如1岁送到托儿所可能需要母乳喂养等。教育的供给方式应该是多元的,有的是固定场所,有的可能是在线推送。这种多元化的方式是未来构建丰富的教育供给体系要考虑的。

在梳理委员们的发言后,王宁谈到,很多问题自己也有共鸣,比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艺术教育、师资问题、创造性教育以及学前教育等问题。“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推进工作时均会认真研究和参考。”

王宁介绍了人才体系建设中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内容,首先是学前教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突出学前教育。”他说,学前教育是人才的基础。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中,政府不只关注学位不足、办学条件等问题,还要关注从小对孩子的教育培养问题。

他向委员讲述不久前自己调研时发现的问题。他讲到,在一次图书博览会上,“只有一个馆人头攒动、人数最多,就是学龄前儿童馆,大家都在看手绘本。”然而,当王宁走进展馆,看到现场的手绘本后有些失望,大量手绘本都是进口的。他说,我们的幼儿教育是关键环节,是人才体系当中最基础的部分,应当重视。(武红利)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