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提示年夜饭预订就餐五要点 “网上预订”厨师要谨慎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为了保障节日餐饮消费食品安全,近期,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正在对餐饮企业实施全面检查,要求各餐饮企业必须强化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特别是结合“年夜饭”和节日期间的集体聚餐活动严格落实食品原材料进货查验制度以及食品加工操作行为,严密防控各类食品安全风险。从2016年12月至今,全市共检查餐饮企业门店19483户次,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或风险隐患的1246户餐饮单位予以立案查处。
在前期的食品安全检查中,重点检查了几方面内容:一是原辅材料采购验收制度的落实,特别是餐饮单位酒类、鲜肉和肉制品、水产品、食用油、乳制品、食品添加剂等,餐饮单位是否建立健全了食品原材料采购记录制度、是否可追溯;二是关于餐饮加工操作行为,餐饮具是否有清洗消毒制度,有加工制作凉菜资质的餐饮单位是否做到加工操作“专人、专间、专用工具、专用冷藏设施”;三是厨师、服务员等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明的情况;四是食品添加剂管理和使用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情况。
针对市民关注的年夜饭安全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餐饮服务监管处处长段志永表示,“为了防控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特别强调餐饮单位对于人数较多的公司聚餐、家庭聚会等集中用餐活动,要按照规范要求留样,每份样品不少于100克,并冷藏保存至少48小时”。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提示年夜饭就餐消费者:一要选择到有食品经营许可的正规餐饮单位就餐,建议大家进入餐馆时注意查看有无信息公示栏,选择公示信息中餐饮服务量化分级评定在B级、两星以上的餐馆。二是对承办年夜饭的餐馆事先最好先作个直观了解,比如环境、卫生条件、接待能力等等,有的餐饮单位承接年夜饭的能力十分有限,就餐时段连续“翻台”好几次,食品安全保障条件就大打折扣。三是在选购菜品时注意慎选高风险菜品,比如生食水产品、裱花蛋糕、野生菌、河豚鱼等;在就餐时发现菜品存在感官异常应当停止食用。四是提示消费者在用餐前注意餐厅提供的餐具洁净程度,聚餐时用公筷、公勺分餐,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五是针对两年来节日聚餐出现的一些新形式,比如在家里自办宴席,从餐饮单位“预订厨师”上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要关注厨师的健康证明,关注食材的来源和品质,关注食材和食物的贮存条件。段志永说,不提倡从网上“预订”那些打着“私厨”、“家厨”名义自我推荐、消费者不知根知底的厨师,连是否经过食品安全培训、是否具备基本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知识都无法确证,出了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难以维权。
针对节日七天长假期间在家休息、懒得做饭的“米虫一族”,很可能选择网络订餐,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再次提醒大家,要注意查看订餐平台上餐饮店铺有无《食品经营许可证》,就近选择预订的餐馆,缩短食物运送时间;收到菜品后要检查食品包装以及菜品有无明显变质或其他感官异常问题;不提倡消费者网购生食水产品、裱花蛋糕等对加工、贮存、运输条件较高的食品。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表示,节日七天长假期间,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有专人值班,消费者如果发现餐饮食品安全问题,要保存好相关证据证明,并拨打电话反映。
三家汉丽轩餐厅使用食材疑似掺假停业整顿
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在近期的节日餐饮食品安全整治中,食药监管人员对餐饮单位食品原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并对其使用的畜禽蛋水产等食品原材料进行了重点监测抽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风险监测处副处长张为民介绍,本次监测抽检,既覆盖了国家标准规定的常规检验项目,也根据近年来在日常监管中积累的可能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了风险排查和监测。例如,对动物源性食品监测抽检了盐酸克伦特罗等3种瘦肉精类物质,铅、镉、铬、总汞、总砷等5种重金属,以及四环素族、氯霉素、磺胺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地塞米松、挥发性盐基氮、过氧化值、己烯雌酚等,还对肉品可能存在的掺假现象进行了专项风险监测。对消费者特别关注的调味料特别是火锅底料监测抽检了铅、砷、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二氧化硫等项目,也对罂粟碱、那可丁、蒂巴因、可待因、吗啡等项目进行了监测抽检。
在对11家汉丽轩餐饮店开展检查和风险监测中,海淀区、通州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监测发现,北京荣美顺轩餐厅(海淀区圆明园西路18号5层南区一号),1个鹅肉样本检出鸭源性成分,未检出鹅源性成分。北京北极人餐厅(通州区新海东路1号楼6层601B)1个标称“鸭肉、猪肉占产品净质量分数分别≥75%70%”的“韩式烤肉卷”样本,只检出鸭源性成分,未检出猪源性成分。北京惠通亿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通州区永顺镇永顺村物资学院路)1个“牛排”样本疑似为牛、鸭肉混合。食药监部门已向上述食材外包装上标称的生产企业所在省相关监管部门发函,核实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以及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的具体情况,将根据核查情况作出进一步处置。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餐饮处长段志永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餐饮企业应当严格履行食品原材料采购进货把关义务。”3家汉丽轩餐饮店已停业整顿。
食品药品监管局将曝光不诚信餐饮企业“潜规则”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表示,随着消费者在外就餐情况越来越普遍,餐饮业的食品安全监管将成为2017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对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制度、加工操作环境、设施、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进行检查外,将会重点关注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原材料采购进货和质量安全状况、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和使用情况、有无食品加工操作过程中非法添加行为、使用的食品调味料是否过期、是否有中文标识等,对于餐饮业的日常检查结果和监测抽检结果会加强社会公示,特别是对于发现企业不讲诚信的“潜规则”加大曝光,让消费者及时获取餐饮单位“幕后”的食品安全状况,便于作出消费选择,动员社会共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