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农工委谈“做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

法律法规网 佚名
法律法规网 北京市政府网  法律法规网 2016-11-01 10:49:19  评论()

文件名称:[北京]市委农工委谈“做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1、主持人:我们提出来的对低收入农户或者是低收入村这种增收工作,在“十三五”期间有没有一些目标,指标性的约束,有什么样的目标?

王修达:刚才讲,尽管北京市没有扶贫任务,但是中央也提出来的要求:东部有条件的地区要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探索减少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我们北京叫符合减少相对贫困的要求。市里领导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从“十二五”开始,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帮助这些农村收入相对比较低的农民增收。

2012年,市委市政府出了一个文件《关于推进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发展及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意见》,那个文件里定了一个标准,按这个标准的话,确认一批农户开展帮扶。今年出的文件应该说是上一次文件的一个继续。

主持人:这次文件定的标准是多少?

王修达:我们上次定的标准,全市定的是将人均低于7750元的年人均作为低收入农户,这两年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也在提高,所以我们把这个线也做了一个提高。我们做了很多测算,根据农民收入的分布,物价水平变化,工资增长,结合各部门政策,去年咱们民政部门有一个政策,在城乡低收入家庭定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说,如果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930元,就是城乡低收入家庭。我们考虑到一个是政策上有延续性,第二个是城乡低收入家庭和农村低收入户,家庭和户,也包括农村,有一定的相似性。后来我们综合各方面因素,把农村低收入户的标准和城乡去年的这个标准统一起来。就是以家庭月人均收入930元作为一个计算基础,930元乘以12个月,就是11160元。所以我们去年市里决定,以去年的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11160元的作为低收入农户。

2、主持人:虽然我们确立了这样的标准,但是还要细分到底谁是需要被帮扶的对象,或者哪个村是低收入村,要进行精准的细分工作,是吗?

王修达:我们想是这样,对一个村里低收入农户比较多的,如果这个村相对来说基础设施不发达,农村集体经济薄弱,考虑这些情况,如果说这个村的低收入农户占总农户的50%以上,我们就认为它是一个低收入村。低收入村是在户的基础之上,先把户定出来,户达到一定比例,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考虑村的情况,再定低收入村。

主持人:您说了我们把11160元的标准作为基准标准来认定低收入农户。这里我有一个疑问,我们这里是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但是你说家庭可能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说可能家庭的基本支出会更多一些,但是超出了标准,考虑到综合因素,实际上是会低于这个标准的,可能有一些是高于这个标准,但是因为没有额外的负担,也不需要就医等等负担,这里会有一些机动的因素在里面,我们在认定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考虑这些因素?

王修达:你的问题挺好的,涉及到一个确定这是低收入农户。这个挺难的。中央在扶贫当中今年叫精准扶贫。我们的低收入农户增收和扶贫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我们叫精准帮扶。精准就是首先确定谁是低收入农户,否则政策没法做。所以我们市里在认定低收入农户上研究出来一个政策。就是今年5月份,市里新农办发了一个《关于开展低收入农户和低收入村精准识别及建档立卡工作的函》,定了一个标准,定了一个程序。低收入农户是按这样的程序,叫自愿申请、入户核查、民主评议、村内公示、乡镇审定、公示公告。为什么是这样?首先是自愿申请,因为老百姓首先说家里不一定富裕,如果给我定一个低收入,但是影响我家找儿媳妇,所以这种不自愿,所以首先还是自愿申请。然后是入户核查。我们定的标准是家庭年人均收入11160元,你不到户里看一看不知道他收入多少。另外是民主评议,他收入多少钱不一定全告诉你。然后是村内公示,在乡镇审核一下,争取名单做到公开、公正,穷的人,收入不高的人让他进来,收入高的人不让他进来。争取做到这样一个要求。

主持人:包括有可能是说收入如果低于认定标准,可能会有车,或者在外面有商品房等,也是不予考虑纳入我们的低收入农户的体系里面的吗?

王修达:这个是挺难算的,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是一部分,另外还有其他的部分,所以非常准确地算也挺难的。

主持人:所以怎么做到精准的原则?

王修达:我们大概把握这样几个原则。第一是有收入作为一个基数,但也不是说要把这个收入算得极其精确。比如说家里喂的鸡,你的鸡下了十个蛋,二十个蛋,我们不知道,老百姓自己可能未必也知道。村里说你有一亩苹果,是产了3000斤还是3500斤,还是3525斤,可能差了几十块、上百块。但是这个数可能是非常难以算的极其精确的。但是你这个苹果有没有收入?有。别人都产大概3000斤,你说你的1000斤,可能说不过去。但是你要说5000斤,可能也说不过去。另外你说我到底是3000斤还是3100斤,这个要算那么精确,可能也难。所以要算,但是也不求算到极致,就是刚才说的,你家里的鸡下几个蛋,是3块卖的还是3.5块卖的。这个算的时候比较困难,所以一定要算数,但是也不要一条道走到黑。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因为我们帮扶的目的是生活真正穷的人,使他改善生活水平。比如某人开公司,我去年亏了10万,我的收入是负的,我的收入肯定是低于11160元,这种人是不是应该纳入低收入户呢?也不一定。为什么?因为他开得起公司了,你虽然亏损,但是家里有很多的财产,你的生活不至于那么艰难。这种人即使是你去年的收入低,也不能纳入低收入户。或者是你家里平时开的很好的车,住的很好的房子,这种人纳入低收入农户,老百姓可能也不愿意,不答应。所以我们说既要算,又要看。就是算一下收入多少,看一下家庭生活怎么样。如果家里去年收入人均超过11160元了,家里有一个病人,长期吃药,花了很多钱,这种人是不是应该帮助呢?也应该帮助。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收入超过11160元了,但是家庭确实困难,老百姓也同意,我们也可以纳到这个低收入农户范围之内。所以我们有一个基本的标准,11160元,同时也考虑一些情况,就是既要算,也要看。

3、主持人:接下来是不是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低收入,或者是经过精准识别之后,有没有统计低收入农户和低收入村,他们的这种低收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或者有什么样的特点?

王修达:我觉得是两方面。主观因素有,客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来说,咱们的低收入农户山区比较多。山区种庄稼不太能种,比较边远,另外可能不怎么长东西。加上生态环境,也不让盖房子,总体缺乏一些增收致富的条件。我们刚才讲的建档立卡,把低收入农户、低收入村的资料放到软件里去,大概是这样。83%的低收入农户,95%的低收入村在山区或者是半山区。资源禀赋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另外的话,主观因素是总体来看,咱们的低收入农户老弱病残比较多。统计了一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38%,有残疾证的残疾人占11%,患有长期慢性病的占24%,有大病的占5%,生活不能自理的占12%。从劳动能力来看,有55%的低收入人口没有劳动能力,或者说是老了,或者是身体不好,或者是年龄小。从教育程度来看的话,初中或者是初中以下的占80%。其中41%是小学或者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我们也分析了一下这些人为什么收入比较低。因病的占52%,因残的占30%,另外的话,这些家庭当中,还有15800人的在校生,其中学前教育的1867人,高职大专以上的3000多人,占21.7%。可能有的网友要问,为什么因病致贫占多么多。比如说家里有一个人生病了,往往还需要人照顾,劳动力不能外出,所以说一病的话,对老百姓收入影响挺大的。

主持人:还有什么特点?

王修达:这些人因为在山区、半山区比较多,就业的话有影响。这些地方比较边远,交通不方便,办工厂也不去这些地方。另外农民是以农业为主要的就业,但是农业就业的比较少。所以就业机会少。我们统计了一下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就业率为59.4%,低于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率35个百分点。在就业人口中,一产就业34.6%,比全市农民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二产就业7.3%、三产就业58.1%。53.5%的农民在本村就业,一个是不能出去,另外是外面没有什么就业岗位,或者是家里有病人,老了,出不去。所以这些农户当中,工资性收入占32.8%,比全市农民平均水平低42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占49.2%,比全市农民平均水平高40个百分点。就是说,低收入农户当中的收入将近有一半是别人白给的,全市农民来看的话,只占9%,它占49%。家庭经营收入占7.9%、财产性收入占10.1%,这两项和全市农民平均水平相似。

4、主持人:这是数据统计分析上得到的一些结论和特点。接下来说一说促进增收的政策和措施。因为据我了解到,其实我们在《关于进一步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及低收入村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扶持产业、促进就业、山区搬迁、生态建设、社会保障、社会帮扶的“六个一批”分类帮扶措施,针对我们上面谈到的这些低收入村也好,低收入农户成因也好,还有我们帮扶要最终达到的目的,我们怎么落实“六个一批”的帮扶任务,或者怎么分解任务,有哪些具体的操作措施?

王修达:你讲的“六个一批”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扶持产业增收一批,促进就业增收一批,山区搬迁增收一批,生态建设增收一批,社会保障增收一批,社会帮扶增收一批。

首先是扶持产业,老百姓要增收,政府要帮助,关键是造血,我们说输血是一方面。救急不救贫。

主持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王修达:对。关键是这些人的话,咱们通过发展,帮助这些人,提高自身是最主要的。扶持产业,是有条。我们调查统计过,有的老百姓是有一定能力的,另外是家里或者是村里有一些地,咱们到村里走一走,有的老百姓有一些山场可能有一些地,他们通过山场发展旅游,或者是种果树、杂粮,是可以帮助农民增收的。前一段时间领导带我们到老百姓蹲点,发现有一些老百姓是有条件的。比如说红果如果管理好,个大,还能卖一些钱。另外老百姓可能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人勤快的,做个农家饭,做个别的。总体看,发展产业,在有一些村,有一些户还是有条件的。所以我们还得帮助他们把产业发展起来。有的老百姓可能是缺技术,说我想把这个苹果管好,但是我不太会,政府一个是帮助他比如说苹果苗改造的时候帮助他一下,技术上支持他一下,或者是肥料上支持他一下。过了几年果园起来了,收入就上来了。或者是老百姓种一些蘑菇,也能挣一些钱,所以发展产业还是基本的途径。

主持人:这是依托区域资源发展的?

王修达:依据各地的资源,山区的话,比如说山区的山场,平原就是土地。我们调查了解了一下,大多数村,大多数农户还是具备发展产业的条件的。这个发展产业还是首选的。

主持人:他发展这个,是不是政府也需要相应把环境打造好,相应投资进去呢?

王修达:比如说北京的果树比较多。刚才讲了苹果、梨、桃、杏、山楂有一些。另外老百姓搞一些特色养殖种植。我问过一些老百姓,他说我们种一些小米,这个比种玉米、种小麦挣钱。有老百姓种谷子,不太会种,可能有的说缺乏水,没水,这个政府就帮助他。比如说改善一下水利设施,兴修水利,山上发展采摘,但是路不行,没有路就没人上去,我们能不能把路修起来,或者是我技术不太懂,该什么时候打药,我们帮你培训一下技术。

主持人:这样的产业帮扶到目前为止投资了多少,惠及了多少农户和村,有所统计吗?

王修达:我们统计了一下,有80%以上的低收入村是具备产业发展的条件,当然也有一些实在是荒山土岭的,具体到户,由各个区来做。我们也有一批资金分到各个区县,各个区县根据本区实际看怎么样用到老百姓头上去。

5、主持人:最后我们来说一说社会力量帮扶一批,这个指什么,我们怎么推进社会力量的帮扶?

王修达:社会力量就是指政府的党政机关,专门做这项工作之外,我们动员其他的部门,社会力量,各界人士一起来帮助农民增收。因为咱们扶贫济困也是咱们的优良传统,很多人现在生活富裕了,也希望做一些贡献。我们现在是这样几方面,一个是给村里派第一书记。打个比方,某个企业,国企或者是科研单位,从职责上来说,没有帮助低收入农户的任务,但是他又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力量,北京因为又是首都,各种力量多,所以市里也是出台各类文件,要求一些部门或者是单位派一些符合条件的党员干部,到农村当地一书记帮助这些地方的发展。还有一些国有企业,或者是高校,去农村的话支援发展,有钱出钱,有人出力,有点子出点子。另外的话,还有一个就是救生工作队。比如说各区,各个部门到农村去,和第一书记也有一定的相似性。还有是一些社会力量,比如说某个私企到农村捐助东西,捐钱,或者说我的中餐你帮我卖,我的食堂正好需要,你送我的食堂吧,这样我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或者说家里孩子正在上学,或者说咱们的老板或者是其他的爱心人士、志愿者说我捐一点钱,帮助改善一下设施,都可以。这方面的话,力量挺大。从“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增收,帮钱帮物的将近折合价值2亿,涉及到好几百个村,好几百个项目。

主持人:网友说,不看今天的访谈还真不知道北京有这些低收入农户和低收入村,如果作为个人的想去帮,怎么帮,怎么知道低收入农户和低收入村的信息。

王修达:低收入村的话,我们现在已经统计。

主持人:首先我们是欢迎个人去帮的是吧。

王修达:非常欢迎。我们对低收入村有一个名单,我们现在正在统计一下各个村的发展条件,发展的项目,我们将来的话会放在网上去。大家看这个村在哪里,联系人在哪里,有什么样的条件,看看他想干什么,看看我们能不能帮得上,也可以直接和村联系,也可以和当地的农委这些部门联系。至于说低收入农户。

主持人:我觉得这可能不太适合放在网上吧,这涉及到个人隐私。

王修达:对。低收入农户的话,如果同志们有想法,可以和当地的乡镇政府或者村里联系,或者是区里的。

主持人:好的,总之非常欢迎个人提供这样的能力或者是善心来帮助低收入农户和低收入村的发展。

王修达:对。因为社会力量去了之后一方面是给钱给物给东西,另外一方面就是带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而且的话,带来新的信息。有时候一条信息,一个观念,有时候比给钱给物还管用。

主持人:对,尤其是涉及到农产品的销售,可能他那边有农产品,而且很好,但是我这边并不知道他有,通过一些信息的互联互通或者是信息分享,他的资源就能被更多的人所知道,通过这样一些销售的渠道和购买的力量参与,就能帮助他脱低,是吧。

王修达:对,你说得非常对。

主持人:好的,这是“六个一批”的帮扶政策。有了这些政策之后,我们怎么保障这些政策有效实施或者是顺利落地,有没有工作机制的安排?

王修达:我再补充一下。刚才说社会力量参与,其实咱们新闻媒体就有很多的通知,比如说电台、电视台。我记得去年搞过一个活动,就是电视台的主持人联系了一个低收入村,因为他有很多粉丝,很多人去了之后,把当地的旅游,农产品销售就带动起来了,挺好的,所以非常欢迎大家参加。

相关: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