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管理办法[失效]
文件编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16号
发布时间:2003-01-22
实施时间:2003-01-22
第16号
《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管理办法》经2002年12月31日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局长:徐光春
二OO三年一月二十二日
实行入网认定的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包括新产品)目录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公布,入网认定适用标准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指定。?
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监督检查本办法在该行政区域内的贯彻实施。?
(一)有线电视系统前端设备器材;?
(二)有线电视干线传输设备器材;?
(三)用户分配网络的各种设备器材;?
(四)广播电视中心节目制作和播出设备器材;?
(五)广播电视信号无线发射与传输设备器材;?
(六)广播电视信号加解扰、加解密设备器材;?
(七)卫星广播设备器材;?
(八)广播电视系统专用电源产品;?
(九)广播电视监测、监控设备器材;?
(十)其它须进行入网认定的设备器材。?
(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申请书(见附件);?
(二)有效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的复印件或符合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关文件;?
(三)产品的技术资料(产品使用说明书、功能介绍、性能指标、原理框图及设备外观
照片、产品的企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和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区别的说明等);?
(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委托代理机构申请的,并应提供委托书和代理机构的有效证照;?
(五)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出示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六)商标注册有关证明的复印件。?
提交的申请文件和资料,要求字迹工整、装订整齐,一律使用A4纸,图片也应贴在A
4纸上。?
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申请书一律用中文填写。外文的文件资料,应具有中文对照
文字。?
检测机构收到封样产品后,对照抽样凭证进行核查,并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检测,一个月
内(按检测标准要求测试时间需超过一个月的除外)出具检测报告。?
行全面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在二十个工作日内颁发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企业三个月后方可重新提出入网认定申请。?
对已获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并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合格的申请单位,在申请入网认定时,经入网认定受理机构审核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确认,可由该单位自行送样检测。?
申请单位申请换证应在认定证书有效期满前三个月提出,并提交申请报告及有关材料。除入网认定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对申请换证的广播电视设备器材按以上规定重新办理。主管部门发放新的入网认定证书时,应收回并注销原入网认定证书。?
已获入网认定证书的单位,企业名称、产品名称、法定代表人等发生改变,产品本身和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未改变的,申请单位应凭原入网认定证书并持有关证明材料办理变更手续;发生其它项目改变的,应重新办理入网申请。?
获得入网认定证书的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可在外包装上标注有入网认定证书编号和有效期、产品名称、型号、产地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中文标识的质量标志。?
(一)申请单位除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委托的入网认定受理机构提交第十条规定的
申请材料外,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方案。?
(二)入网认定受理机构接到申请后,在十个工作日内组织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对申请单位进行质量保证体系审核。?
(三)审查、审核合格的,对其申请入网认定的产品进行抽样、封样。封样产品送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检测机构收到封样产品后,对照抽样凭证进行核查,并进行检测,一个月内(按检测标准要求测试时间需超过一个月的除外)出具检测报告。?
(四)对质量保证体系审核和产品抽样检测合格的设备器材,由申请单位联系入网试验或在规定的试验系统中进行试验,试验时间不少于三个月。试验完成后,提交有效的试验报告。
(五)以上各项工作完成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二十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组对上述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对符合条件的,颁发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试用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企业三个月后方可重新提出入网认定申请。试用证书的有效期为一年,试用证书的管理同入网认定证书。
备器材进行监督管理。必要时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可组织进行产品质量跟踪、抽查检测,并向社会公布抽查结果。
指定检测机构的检测资格、检测能力不再适合进行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检测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根据情况取消、变更检测指定。?
检测机构对检测结果负责,检测样品一律返回申请单位。检测机构应当依法保守秘密。
(一)产品质量明显下降,不能保持认定时质量水平的;?
(二)质量保证体系及管理水平不能达到认定时水平的;?
(三)发生产品设计、工艺有较大改变等情况,不事先申报,仍在产品销售中使用原认
定证书的;?
(四)不落实售后服务的。?
(一)产品质量严重下降,用户反映较大,发生严重质量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发生转借、租让入网认定证书的。
免责声明:本库所有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报刊等公开媒体,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