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大江大河大湖治理资金审计监督实施办法
文件编号:水审[1995]60号
发布时间:1995-03-02
实施时间:1995-03-02
(1995年3月2日水利部水审[1995]60号通知印发)
一、基本建设程序审计。审查治理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工作等。
审查项目建议书是否按规定审批。
审查是否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
审查初步设计是否按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了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布局、建设进度和总投资编制。
审查设计单位的资质条件和所提初步设计文件是否完备,是否按审批程序报有关单位审批。
二、前期工作费用使用情况审计。
审查治理工程前期工作经费的收、支情况,评价前期工作经费的管理、使用及效益。
审查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和可靠性。治理项目总投资来源是否合法,当年资金是否落实。贷款项目审查有无银行贷款的承诺或全同,自筹资金的银行存款证明,预算内资金的拨款计划。
审查治理资金是否列入当年国家下达部门或地方的年度投资计划,开工前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
审查治理项目的征地拆迁,三通一平等开工前准备工作是否完成。
一、投招标审计。
审查投招标程序,评价投招标的合规、合法性,审查投标单位的资质情况,评价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承包合同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合规性。
二、投资计划执行情况审计。
审查是否按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计划要求下达和编制年度计划。
审查年度基建计划是否完成了相应的工作量,有无多列、虚报工作量。
审查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有无因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经济损失。
审查在工程施工中,有无未经审批设计的主管单位批准和设计单位同意,随意改变设计方案,是否有计划外项目和擅自提高设计标准变更设计内容,扩大建设规模。
三、建设单位财务收支审计。
审查基建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资金到位情况,有无挪用、挤占、转移资金。
审查工程价款结算是否按进度、按预算、按合同、是否按规定程序审批。
审查基建收入是否足额入帐,上交、分配是否符合规定。
审查是否按有关规定编制年度财务决算,审查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
审查会计核算是否执行现行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设置是否合理、规范,会计资料是否完整、清晰,制度是否健全,评价财会基础工作。
审查决算编制工作是否符合水利部和国家有关规定,资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
审查项目建设概算执行情况。工程建设是否严格按批准的概算内容执行,是否超概算,有无概算外项目和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基建规模的问题,有无重大质量事故和经济损失。
审查交付使用财产是否真实、完整,是否符合交付条件,移交手续是否齐全、合规。核实在建工程投资完成额,有无挤占建设成本,提高造价,转移投资。查明未能全部建成及时交付使用的原因。
审查尾工工程的未完工程量的真实性,有无虚列建设成本。
审查基建结余资金真实性,有无隐瞒、转移、挪用、隐匿结余资金。
审查基建收入是否真实、完整、有无隐瞒、转移收入。
审查核实投资包干结余,是否按投资包干协议或合同有关规定计取、分配、上交投资包干结余。
审查竣工决算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
评价投资效益。
统一组织的审计组向参加审计的各级水利主管部门报告工作。
审计结束后,应由负责组织审计的水利主管部门做出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
统一组织的审计调查应会同调查项目的水利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调查组,对被调查的项目进行抽样调查,并提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抄送参加调查组的各级水利主管部门。
一、按审计监督的性质分为审计和审计调查。
二、按组织形式分为:
1.由水利部统一组织,有关流域机构和省、市、自治区水利厅、局参加。
2.由省、市、区水利厅、局统一组织,地、县水利机构参加。
3.由部、流域机构及省、市、区水利厅、局分别组织。
采取“点”、“面”结合,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结合,审计与审签结合,.就地审计与报送审计结合。
各级审计机构的年度审计计划,应有治理资金审计的重点项目,把审计重点项目与面上工作相结合;把专项治理资金的审计与经常性审计相结合;对业务量少的项目可采取报送审计;对经济合同、用款、拨款计划等应建立审签制度。
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由部、流域机构及地方水利厅局分别在自己负责范围内进行处理。重大问题处理意见及建议分别向水利部、流域机构及省、市、区水利厅局报告。
免责声明:本库所有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报刊等公开媒体,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