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更上层楼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财政部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7-07-05 09:25:34  评论(/)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审议的中央财政决算草案中,不仅首次出现了99个中央部门111个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方面的内容,而且参阅资料中还增加了针对多项民生政策和重大专项支出绩效评价报告,涉及金额超过1500亿元。这两项内容的增加,意味着财政支出绩效信息透明度的进一步增强。财政花了哪些钱,怎样花的,花得值不值,坦坦荡荡摆出来,任由评说。

预算绩效管理和企业绩效管理有很多共通之处,二者都关注目标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结果控制、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力图用最少的投入带来最大的产出。而二者不同的是,企业绩效管理旨在增加利润,预算绩效管理则更加关注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因此,无论从改革本身还是在操作手段上,预算绩效管理都要困难和复杂得多。

绩效管理是一场深刻的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要真评、真改,才能最终赢得公众的信赖。让公众评价财政的钱用得该不该、用得好不好,首先财政部门要敢于拿出足够的勇气。因为现实情况往往是,做得好了,公众会认为是理所应当,而被关注更多的,一定是问题,甚至是严重的问题。可贵的是,尽管深知不易,财政部推进这项改革的初心始终未改,每年选择部分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民生政策和重大专项开展绩效评价,推动所有中央部门对所有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自评打分,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完善政策、改进项目管理,甚至直接和预算分配挂钩。

更难得的,财政部还将财政资金使用的“答卷和成绩单”晒出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据了解,今年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参阅的重点绩效评价报告从去年的5份增加到了10份,99个中央部门111个项目绩效自评结果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下一步将随同部门决算向社会公开。

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从操作层面讲,绩效评价涉及面广、专业*和技术*强,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都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基于此,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精心设计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覆盖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等资金使用全生命周期,力求做到全面、科学、客观。投入包括项目立项、资金落实情况,过程包括业务管理、财务管理情况,产出是指使用财政资金完成的工作任务数量、质量、成本和时效,效果是指项目实施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以及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的满意度。组织评价时,委托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和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具体实施的同时,还聘请了有关领域专家、第三方机构参与,确保了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客观*、公正*和专业*。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举措的推动落实,不仅牵动整个财政管理进程,有利于提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更对改善政府治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证明,通过强化绩效管理,不仅具有削减低效无效的财政资金支出,促进各部门完善制度设计、堵塞管理“漏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这种监督和约束,可以逐渐使“政府花钱讲求绩效”的理念深入人心,将“花钱”和“办事”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绩效管理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体现了财政部门为国理财的责任心,有助于增加政府部门为民服务的行动力,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增加人民群众对改革成果的获得感。为国理财、为民服务,念兹在兹,矢志不渝。

作者:齐小乎

tags:

焦点资讯 / Hot

法律知识 / Knowledge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